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是近年来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时尚珍稀菇品,成为栽培品种的亮点。但由于该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一股杏仁香气味,所以诱发病虫害比较多,这其中多为病原菌与害虫侵染引起为害,称为侵染性病害。栽培者往往未能很好地识别病态和病原,以致盲目采用化学农药处理,结果不但不能有效防治,反而导致菇体受害,产品农残超标,栽培效益欠佳。这里就常见的侵染性病害特征与病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褐腐病 受害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的组织和菌褶均变为褐色,最后腐烂发臭。病原菌为疣孢霉,多发生于含水量多的菌袋上,在气温20℃时发病增多。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或接触病菇的手、工具等传播,侵入子实体组织的细胞间隙中繁殖,引起发病。
防治措施 ①搞好菇棚消毒,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处理;②出菇期间保湿和补水用水要清洁,同时加强通风换气,避免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③受害菇及时摘除、销毁,然后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降低空间湿度;④采用链霉素1∶50倍溶液喷洒菌袋,杀灭蕴藏在袋内的病菌,避免第二茬长菇时病害覆发;⑤成菇及时采收,在菌盖未完全展开之前采收。采收下来的鲜菇,及时销售或加工处理,夏季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2.软腐病 受害的菌盖萎缩,菌褶、菌柄内空,弯曲软倒,最后枯死,僵缩。病原菌为茄腐镰孢霉侵蚀子实体组织形成一层灰白色霉状物,此为部分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此病菌平时广泛分布在各种有机物上,空气中飘浮的分生孢子,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率高,侵染严重的造成欠收。
防治措施 ①原料曝晒,培养基配制时含水量不超60%,装袋后,灭菌要彻底;②接种选择午夜气温低时进行,严格无菌操作;③菌袋开口诱基前,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洒杀菌,开口后控制23~25℃适温,空间相对湿度80%;④幼菇阶段发病时,可喷洒pH8的石灰上清液,或用低毒20%三唑铜乳油1500倍液喷雾杀灭。成菇期发生此病,提前采收,并用5%石灰水浸泡,产品经清水洗后烘干。
3.猝倒病 感病菇菌柄收缩干枯,不发育,凋萎,但不腐烂,使产量减少,品质降低。病原菌为腐皮镰孢霉。多因培养料质量欠佳,如棉籽壳、木屑、麦麸等原辅料结块霉变混入;装料灭菌时间拖长,导致基料酸败;料袋灭菌不彻底,病原菌潜藏培养基地内,在气温超过28℃时发作。
防治措施 ①优化基料,棉籽壳、麦麸等原辅料要求新鲜无结块、无霉变;②装袋至上灶灭菌时间不超6小时,灭菌上100℃后保持16~20小时;③发菌培养防止高温烧菌,室内干燥,防潮、防阳光直射;④菌袋适时开口增氧,促进原基顺利形成子实体。长菇温度掌握23~28℃,相对湿度85%~90%;⑤子实体发育期一旦发病应提前采收,及时搔去受害部位的基料,并喷洒75%百菌清1500倍液,生息养菌2天后,喷水增湿促进继续长菇。
4.黑斑病 受害子实体出现黑色斑点,在菌盖和菌柄上分布,菇体色泽明显反差。轻者影响产品外观,重者导致霉变。病原菌为头孢霉,主要是通过空气、风、雨雾进行传播;常因操作人员身手及工具接触感染;菇房温度在25~30℃,通风不良,喷水过多,液态水淤积菇体过甚时,此病易发。
防治措施 ①保持菇房清洁卫生,通风良好,防止高温高湿;②接种后适温养菌,加强通风,让菌丝正常发透;③出菇阶段喷水掌握轻、勤、细的原则,每次喷水后要及时通风;④幼菇阶段受害时,可用20%三唑铜乳油1500倍喷洒1次;成菇发病及时摘除,挖掉周围被污染部位,并喷洒新植霉毒4000倍液,或用5%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5.霉烂病 受害子实体出现发霉变黑,烂倒,闻有一股氨水臭味,传播较快,严重时导致整批霉烂欠收。病原菌为绿色木霉,侵蚀子实体表层,初期为粉白色,逐渐变绿色、墨黑色,直到糜烂、霉臭。多因料袋灭菌不彻底,病原菌潜伏基料内,导致长菇时发作,由菌丝体转移到子实体。同时由于菇房湿度偏高,通风不良有利蔓延,受害菇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措施 ①彻底清理接种室、培养室及出菇棚周围环境。在菇棚周围约30米距离内,喷洒400倍多菌灵及200倍苯酚混合溶液。病菌基数偏高时,菇棚内喷洒100倍苯酚溶液,密闭2天后方可启用。②料袋含水量不宜超60%,并彻底消毒,不让病菌有潜藏余地。③接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培养室每5天喷1次药物杀菌。药物应交替使用150倍菌绝杀、200倍苯酚。④发生病害后,将病袋移出焚烧或深埋,也可使用50倍百病去无踪药液,浸泡后进行打碎、堆制发酵处理,作有机肥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jun/4/2008-12-12/10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