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 向日葵种植技术

怎样提高向日葵结实率


    一、选地调茬

    向日葵的适应性较强,尤其是具有耐盐碱、耐瘠薄和耐干旱等特点,除了低洼易涝、积水过多的地块和寸草不生的碱斑地块外,从轻砂土壤到重粘土,从偏酸性土壤到盐渍土壤都可栽培,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种在较肥沃的土壤上,子实产量和含油率都比种在瘠薄土壤上显著提高。向日葵最适宜的土壤是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结构性状好、疏松、蓄水保肥能力强、微生物活动旺盛,酸碱度适宜(PH6.0~8.0),营养丰富的砂壤质或壤质土壤。

    向日葵根系发达,吸肥吸水能力非常强,消耗地力严重,因此,不能重茬或迎茬。它的前茬除了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其它作物均可作为向日葵的前茬,但以豆科作物和小麦为前茬最好,这样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二、施足底肥

    向日葵植株高大、根深叶茂,是需肥较多的一种油料作物,每形成100公斤子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6公斤、磷2.6公斤、钾8.6公斤。为了获得较高产量,在播种向日葵时,必须要施足底肥,做到农家肥和化肥结合施,氮、磷、钾肥配合施,取长补短,缓急相济,以满足向日葵在整个生育期里对各种养分的需要。每公顷可施灰土粪30立方米,并结合施用磷酸二铵15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和尿素100公斤作底肥。

    三、适时播种

    目前,在向日葵产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有:油用型品种匈牙利四号,食用型品种有长岭大嗑和三道眉,这三个品种都具有抗病、抗倒伏、耐瘠薄、耐盐碱和单产高的特点。由于向日葵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有长有短,加上土壤肥力有高有低,则播种期也应有早有晚。实践证明:油用型品种匈牙利四号适当晚播,即5月上、中旬播种,可显著提高产量。其原因就是向日葵的开花授粉期延后,躲过了高温多雨的季节,有利于媒介昆虫的授粉。可大大减少空壳率,提高结实率。但食用型品种因为生育期较长,还应做到适期早播以防贪青晚熟而减产。

    四、合理密植

    向日葵的种植密度,主要应根据品种的特性和当地的土质、气候、水肥、栽培措施等条件来决定,株树过稀,由于茎秆长得过粗过高,花盘过大,消耗养分过多,这样就增加了秕粒率;相反,株树过密,营养供给不上,就会造成向日葵茎秆过细过矮,花盘小,秕粒率增加,产量和含油率明显下降。合理密植应遵循原则是:高秆品种宜稀,干旱土壤宜密;发病率高的地块宜稀,发病率低的地块宜密。油用型品种每公顷保苗应在25000~30000株,食用型品种每公顷保苗应在18000~20000株为宜。

    五、中耕除草

    向日葵出苗后15~25天,正是花盘原始体开始形成的时间,花盘中的小花数量也随之而定。在这段时间里,外界环境条件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小花数量的多少,同一个品种在相同条件下,2对真叶间苗、3对真叶定苗,每个花盘可形成小花1200~1500朵,而在6~10对真叶间苗,只能形成500~700朵小花,减产23%,因此,对向日葵的田间管理宜早不宜迟,应做到早疏苗、早定苗和早铲趟。当向日葵的幼苗展开2片真叶时,就应铲趟头遍,浅铲浅趟,结合进行疏苗,每埯留2株,以防苗期害虫严重而造成缺苗断条;当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可开始铲趟2遍,结合进行定苗,每埯选留1株正苗、壮苗、无病虫害的苗;当幼苗长出6片真叶时,可进行第3遍铲趟,除掉田间杂草,封起火垄,以促进根系的发育,防止后期内涝和倒伏减产。

    六、防病治虫

    危害向日葵的病虫害有很多种,但近几年,在向日葵产区危害最严重的是一病一虫,即向日葵的菌核病和向日葵螟。

    1、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在向日葵产区,每年都.有发生,发病率一般都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轻者造成减产减收,重者颗粒无收。防治方法:可根据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喷撒农药,当气温达18~20℃,0~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越冬的菌核就开始萌发,即子囊盘开始出土,此时为地面撒药的最佳时间,每公顷用五氯硝基苯30~45公斤,加湿润的细沙土150~225公斤,搅拌均匀后撒在向日葵田的地面上,可抑制菌核病的萌发和杀死刚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撒药后进行1次浅锄,在第1次撒药后的15天可在撒1次药,防治效果更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向日葵 品种 分枝 开花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