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种猪饲养

种猪的饲养技术




  6、公猪

  (1)饲养与饲料。在公猪的日粮中必须保证供给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4%。日粮中钙、磷不足或缺乏时,精液中发育不全和活力不强的精子就会增多。在谷类及其副产品(米糠、麸皮)中一般磷多钙少,应注意补钙。日粮中含有0.65%的钙即可满足需要。为了确保青年公猪睾丸的正常发育,日粮中的含锌量应为100毫克/千克。糠麸、饼粕、动物性饲料中含有大量的锌。维生素对睾丸的发育和提高精液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维生素A、D、E更是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当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时,公猪睾丸容易发生肿胀或萎缩,不能产生精子。缺乏维生素D、E时,精液品质便会下降。要保持公猪不肥不瘦的配种体况,配合饲粮时,必须使其能量供给合理。为了保持种公猪的良好体况,从而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舍温每下降1℃,则每日能量摄入量应增加3%。当公猪日粮中能量含量有变化时,都应相应调整日粮中其它养分的含量,尤其是要调整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种公猪的日粮应以精料为主,粗纤维含量不宜过多,切忌喂稀汤料。青绿多汁饲料的给量不应过大,以便保持其适宜的容积,防止公猪形成“草腹”而影响配种。对实行季节配种的种公猪,在配种季节开始前1个月即应逐渐提高其营养水平,在配种旺季日粮中应加喂血粉、鱼粉、鸡蛋、牛奶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骨粉及青饲料,直到配种季节过后再逐渐过渡到非配种期的营养水平。饲喂种公猪应当定时定量,每顿不要喂得过饱。夏季饲喂公猪应在一天的凉爽时间内进行,并保证充足的饮水。

  (2)管理与使用。适当的运动、单圈饲养和夏季防暑降温是科学管理种公猪的三要素。运动对于后肢软弱无力的公猪更为重要。种公猪一般每天要运动0.5~1小时,可令其在较大场地自由活动,也可在较小的场地驱赶其行走。夏天应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冬天应在午后气温较高时进行。配种任务繁重时可适当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非配种期和配种准备期要加强运动。种公猪宜单圈饲养,每间猪舍6~7.5平方米,安置在场内安静、向阳和远离母猪舍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因母猪的声、味等刺激而造成精神不安和食欲减退,甚至降低种用价值的后果。种公猪不耐热,夏季长时间的高温刺激,使种公猪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从而导致精液品质变差和射精量减少。为此,应采取在猪舍周围植树、给猪舍通风和在运动场上设置水塘及淋水装置等防暑降温措施。此外,在种公猪的管理上还应经常清扫猪舍和刷拭猪体,保持圈舍和猪体卫生;坚持定期检查精液品质,以便随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频率;为防止公猪咬架或伤人,在选作种用时就将其犬齿锯掉。合理使用种公猪有利于延长其种用年限和充分发挥繁殖能力。后备公猪的初配年龄应根据性成熟后身体生长发育程度来确定。一般瘦肉型猪种的初配年龄为10~12月龄,体重应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过早配种影响公猪的生长发育,使其早衰;而过晚配种又会降低公猪性欲,影响正常配种。公猪配种使用的强度会影响精液的品质和射精量,从而影响受胎率。在生产中,2岁以上的公猪1天配种1次为宜,必要时也可日配两次(早晚各一次),但不能天天如此,如公猪每天连续配种,每周应休息1天。青年公猪,每2~3天配种一次。在本交情况下,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人工授精时,1头公猪可负担500~1000头母猪的输精任务;在繁殖场,公猪可饲养到4~5岁,使用年限为3~4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种公猪 小母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