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保育期管理仔猪技术


子猪进入保育期,要注意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确保子猪成活率。

合理饮食

供给子猪断奶料,并在断奶料中添加酸化剂、益生素和低聚糖以促进消化,防止拉稀。饲料更换要有10天的适应期,每天按10%的比率减少乳猪料,增加断奶料。保育前期,可采用多餐少食的方法,每天饲喂5次~6次,每次以七八成饱为宜,14天~21天后逐渐减少采食次数,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由液体乳汁过渡到固体饲料后,子猪对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子猪缺水容易吸饮尿液或污水,引起消化道感染,因此,一定要给保育期子猪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使用自动饮水器时,水头必须设置在子猪容易找到的地方,必要时,应加以引导,让子猪及时到水头上饮清水。

控制疾病

保育期子猪生长迅速,食欲旺盛,内脏器官负担过重,主动免疫系统无法同步发展,断奶后母源抗体急剧下降,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发生多种疾病。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疫情特点,及时接种疫苗,需要重点预防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气喘病、子猪副伤寒、链球菌病等。子猪转入育肥舍前后各5天内,在1吨料中加氟康王400克、黄芪多糖粉或板蓝根粉500克,连续饲喂10天。或在1吨料中加入利高霉素1.2千克、阿莫西林200克,连续饲喂10天,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育末期,要及时进行药物驱虫。平时若发现子猪精神状态不佳,应立即隔离观察。

控制环境

尽量创造与哺乳期相似的环境,让子猪尽快适应新的圈舍环境,也可在断奶后将母猪赶出,子猪留在产房内,7天后再将子猪放入保育舍。保育期的子猪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因此,保育舍须保持合适的温度,前期温度为25℃~27℃,后期为20℃,一般每10天降低1℃~2℃。注意防贼风侵袭,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圈舍温度过低。保育舍过于潮湿会引发子猪多种疾病,一般舍内相对湿度以65%~75%为宜,保持适当通风,防止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子猪健康造成危害。

防止应激

保育猪免疫力低下,保育期应激因素较多,因此,子猪对应激的反应比较强烈。为控制应激,要尽量保持原有群体不变,便于子猪产生依赖感。必须混群时,要拆多不拆少、拆强不拆弱,便于稳定子猪情绪。保育舍周围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出现响声。调教生活习惯要耐心逐步进行,不能抽打子猪。遇到天气突变时,应及早做好防范,平时要细心照顾,仔细观察,发现子猪打架要及时制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连续 猪瘟 伪狂犬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