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提高仔猪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的关键技术


饲养人员要养好仔猪,必须具备高度的管理责任心,精心饲养,让仔猪在"初生、补料和断奶"三个关键时期得到精心的照料,才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理想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才能大大地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63日龄仔猪成活率达97%,平均体重达23.7kg,仔猪平均窝产仔12.2头,全群成活率达96.3%。现将仔猪阶段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初生期

1.1提高仔猪初生重的措施近年来,我省部分水平较高的养殖场母猪所产仔猪初生重一般保持在1.4~1.5kg/头之间,达到这样的水平要做好一系列工作。首先,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做起。在"二元"母猪繁殖场中选择体躯较长、四肢粗壮、腰胯宽大、奶头7对以上的个体作为后备母猪,严格遵守"饲养到8月龄,体重达110kg以上,发情两次后,第三次发情配种"的原则。后备母猪在配种30天之前先注射乙脑疫苗2次,细小病毒疫苗2次。配种后30天内限制饲料营养水平,30天以后按怀孕母猪的正常营养需要饲喂。30~80天期间根据母猪的膘情进行定量饲喂,平均采食量增加到2.5kg/(头?天)的水平;膘情偏瘦、偏肥的可据实情适当加减饲料,但给喂量范围保证在1.6~3.0kg/天。80天以后增加母猪采食量,保证每天2.8~3.0kg/头,注意钙、磷的补充和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平衡性,只要能保持均衡的膘情即达到目的。母猪怀孕的后期是胎儿增重的关键时期,初生胎儿体重的2/3是在这期间增长的,所以提高初生重的关键是抓好该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母猪怀孕后期可增加饲料的投放量,但切忌为了追求初生重而过量添料,这样会引起胎儿过大引起难产,特别是初产母猪易造成胎儿死亡而引起很大的损失。母猪在预产期前1个星期经清洗、消毒后转入产房。

1.2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初生时的技术关键在于接生、确保仔猪吃上初乳、固定奶头、防寒保暖、防压、防病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

1.2.1接生仔猪出生后,应及时擦干鼻、口和全身黏液,剪脐带(留3~5cm,并用碘酒消毒),然后放入保温箱内。接生结束后立即清除舍内胎衣和已污染的垫草,防止母猪吃掉胎衣养成咬食仔猪的恶癖。被污染的垫草不清除,污物会腐败引起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和散发恶臭,对仔猪的健康造成威胁。

1.2.2确保仔猪吃上初乳母猪分泌的乳汁分初乳和常乳两种。初乳主要是产仔后24小时之内分泌的乳汁,比常乳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包括:LgG、LgA和LgM、矿物质、维生素,可以提高仔猪抗病力,是哺乳仔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仔猪出生时,体内没有免疫抗体,缺乏免疫力,抗病力低。这是因为免疫抗体是一种大分子物质,由于猪胎盘构造的特殊性--母猪血管和胎儿血管在胎盘上由6~7层组织(称为胎盘屏障)隔开,所以限制了母猪抗体进入胎儿体内。仔猪在初生的2小时内,肠道黏膜组织绒毛上皮细胞处于原始状态,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使体内免疫力迅速增强。而出生后36~72小时,肠渗透性发生改变,吸收能力降低,加上免疫球蛋白在初乳中维持的时间很短,3天后仔猪能够吸收的免疫物质就降至最低水平。仔猪10日龄后才能产生自身免疫抗体,但速度慢。因此,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是增强仔猪抗病力的重要措施。此外初乳中所含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能促进胎粪排出;铁和维生素A、D的含量也是常乳的5倍以上。所以,初乳是初生仔猪不可代替的食物,如仔猪由于某些原因需人工哺乳或寄养,也应尽量设法让它吃到2~3天的初乳。

1.2.3固定奶头仔猪出生后有自行固定奶头的习性,但是有些仔猪由于各种原因固定不到合适的乳头,往往奶水较多的奶头都被比较强壮的仔猪抢到。因此,要使仔猪生长均匀、全活全壮,必须人为辅助固定奶头。乳猪生下来第一次哺乳之前,必须根据个体情况和分娩先后顺序调整固定乳头。一般青年经产母猪所产的仔猪个体差异不大,只要按"先出生者居后"的原则从最后有效乳头向前顺序排列即可。但也有些母猪乳房发育不整齐,仔猪个体差异大,所以要把初生的仔猪按"大个体居后"的原则,并兼顾选择乳房发育较好、奶水较多的奶头予以弱小仔猪固定。顺序排好之后,将奶头与对应的仔猪进行编号,母猪奶头的编号以示意图的方式挂在与栏位对应的墙上,仔猪在背上标记出其对应的乳头号。这样,每次吃奶时都要注意让仔猪与奶头对号入座,坚持3天,固定奶头的工作就基本结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免疫 抗体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