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提高仔猪的生活率


    养猪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产仔率、仔猪育成率息息相关。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需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综合措施。

    1、母猪的配种与饲养管理

    1.1 一般纯种或杂种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早于7月龄, 体重不低于90 千克为宜, 大型晚熟瘦肉型品种可推迟至8~9 月龄, 体重100~120 千克初配, 地方良种猪年龄应在5~6 月龄, 体重不低于70~75 千克为宜。后备猪第一次配种应在第二或第三次发情时实施, 第一次发情不宜配种( 排卵少) 。

    1.2 母猪的性周期平均为21 天( 范围在18~23天) , 适宜配种时间是在发情中期。母猪外阴部膨大, 呈核桃形, 阴门内黏膜潮红, 连续走动不安, 有时发呆, 追随爬跨其他猪, 用手按压其背部, 母猪站立不动, 两耳竖立颤动, 这时就可交配, 一般进行1~2 天时间, 最好早、晚各配一次。

    1.3 母猪妊娠期饲粮可适当降低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不会影响产仔数, 也不会引起死胎和畸形。造成死胎、畸形、产活仔少、弱仔多的最主要营养因素是母猪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 母猪妊娠期饲养, 最好喂给大量的优质青饲料, 同时饲粮中添加2%左右的矿物质饲料和0.3%的食盐。

    1.4 母猪临产前一周应将分娩舍彻底冲洗, 并用2%火碱水溶液仔细喷雾消毒; 如舍内潮湿, 应适当通风, 相对湿度保持60%~75%; 寒冷季节分娩舍应有采暖设备, 舍温保持在15℃~18℃为宜。仔猪应有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保温( 28℃~32℃) , 要做好接产物品准备, 如消毒用的碘酊、装仔猪用的箱子、擦仔猪用的抹布、剪耳号和剪犬齿用的钳子及称猪用的秤、照明用的手电筒等用具。若遇母猪难产, 可注射催产素, 用量按每100千克体重注射2 毫升计算。如果注射催产素后仍无效,可采用手术助产。在手术助产前, 术者应剪磨手指甲,再用来苏儿水洗净、消毒双手, 涂润滑剂, 然后伸入母猪产道, 按着母猪努责间歇有节奏地慢慢伸入, 摸到小猪后, 如果是横位, 应将小猪顺位, 随着母猪的努责慢慢将小猪拉出。掏出第一头小猪后, 如果母猪转为正常分娩, 就不用再掏。手术后, 母猪应注射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 以防产道、子宫感染发炎。

    1.5 仔猪假死的处理。新生仔猪假死是指生出后呼吸停止, 但心脏仍在跳动。急救以人工呼吸最为简单有效。方法是将仔猪头朝下, 两手分握仔猪两肋骨处, 一合一张有节奏地挤压, 直到仔猪咳出声为止。另外, 也可一手托住猪肩部, 另一手托住臀部, 使仔猪横卧, 然后两手配合反复地一屈一伸, 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2、仔猪生后第一周的护理

    一般来说, 仔猪生后一周内的死亡率较高, 约占总死亡率的60%, 而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压死、饿死、冻死和下痢死亡。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2.1 保温防压。初生仔猪需热多、产热少, 保温能力差, 最怕寒冷。寒冷可冻死仔猪, 又是压死、饿死如下痢的诱因。所以, 提高仔猪育成率, 保温是关键性措施。仔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1~7 日龄32℃~28℃, 8~30 日龄28℃~25℃, 31~60 日龄25℃~23℃。保温方法, 可在产栏内设仔猪保温箱, 内吊一只250 瓦的红外线灯或在仔猪箱内铺一块电热板。仔猪箱要留有仔猪出入孔。

    2.2 吃足初乳。初生仔猪体内无抗体, 不具备先天免疫能力, 只有通过吃初乳才能获得抗体。初乳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 IgA、IgG 和IgM) , 而且仔猪生后24 小时内, 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也非常有效。母猪分娩后3 天初乳中免疫球蛋白从每100 毫升含7~8 克降到0.5 克。

    所以, 仔猪生后应尽早吃初乳。寄奶仔猪应先吃2 天初乳后, 再转到其它母猪代哺。

    2.3 固定乳头。母猪产仔后约1 小时给仔猪哺乳一次, 每次哺乳真正放乳时间仅10~20 秒钟。如果仔猪吃奶位置不固定, 到放奶时乱抢奶头, 势必造成强夺弱食,弱小仔猪会饿死或变成僵猪。为此, 在仔猪生后2~3 天内, 应人工辅助给仔猪固定奶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小猪 饲料 冻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