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与主要疾病的防治


2.3 伪狂犬病(PR

2.3.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当前,在临床上发病特点是已由典型向非典型发展,转为以隐性感染为主,发病不表现出季节性,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如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多数病例则表现为与其他病原,如兰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病毒和细小病毒等混合感染,并继发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呈现出多病原感染的症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2日龄即可感染发病,死亡率为100%。断奶仔猪感染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在20%左右。病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腹泻、呕吐等。本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免疫耐受,降低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引起多病原感染的发生。

2.3.2主要防治措施

2.3.2.1药物保健、治疗方案与生物安全措施参照本文2.1项实施,同样可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2.3.2.2免疫预防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仔猪出生后第2天首免,每头每个鼻孔滴入疫苗0.5毫升;30日龄2 免,每头肌注疫苗1毫升,加猪用转移因子0.5毫升。种猪每4个月免疫1次,每年免疫3次,每次每头肌注疫苗2毫升,加转移因子1毫升。

发生伪狂犬病疫情时可用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紧急预防接种,注射后16~24小时可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

2.3.2.3培养健康猪群

阳性猪群隔离饲养,采血做血清中和试验,阳性者淘汰,每隔4周做1次检查,连续两次血清学检查全部为阴性为止;另一种方法是母猪产仔断奶后(21日龄断奶),尽快分开隔离饲养,仔猪到16周龄时,做血清学检查(此时母源抗体已转为阴性),所有检出的阳性猪淘汰,30日后再做血清学检查,阴性猪合群,最终建立健康的新猪群。

2.3.2.4猪场严禁与其他动物混养,特别不要犬、猫进入猪舍,彻底消灭鼠类,驱赶鸟类,坚持消毒制度,开展人工受精,可有效的防治本病的传播。

2.4链球菌病

2.4.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1-34 1/2),D群和S群归为1型,R群为2型,T群为荚膜15型。从病猪分离的菌株多属于1~8型,而其荚膜2型是主道菌株,毒力最强。链球菌主要存在于污染的环境、粪便、灰尘及水中,经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创伤(如断脐、断尾,去势、打耳号、剪牙及注射等)感染,吸血昆虫(蚊、蝇等)也可传播。仔猪感染发病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发病率为30%左右,死亡率达80%。链球菌2型主要危害4~12周龄的猪只,特别是4~6周龄的断奶仔猪发病最多、最严重、死亡率最高,可达50%左右。病猪体温升高至42℃以上,流鼻涕、腹泻、便血、四肢与耳朵发紫、磨牙、空嚼、倒地不起、四肢划水状、头往后仰、不能站立、1~3天内死亡。当前在养猪生产中多见链球菌病已成为猪兰耳病、猪流感、猪瘟与伪狂犬病的继发病,同时又与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为并发病,造成双重或多重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增大死亡率,这在猪高热病和猪呼吸道病综合症中特别多见。尤其是发生兰耳病的猪群,极易继发链球菌病,因为兰耳病病毒能诱导和促进链球菌病的发生。本病人也可感染发病引起死亡,对公共卫生构成危害,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2.4.2主要防治措施

2.4.2.1仔猪出生后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去势及注射时要严格用碘酊消毒;预防接种和治疗注射要一头猪更换一个针头;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处理,防止从伤口感染,引发本病。

2.4.2.2定期驱虫,杀灭吸血昆虫,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播媒介,可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2.4.2.3免疫预防

猪链球菌多价血清灭活菌苗(包括2型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仔猪于18日龄首免,每头肌注2毫升;40日龄2免,每头肌注3毫升,免疫期为半年。接种菌苗后,可使用抗生素,不影响疫苗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病毒 连续 伪狂犬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