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发展生态养猪是保障畜产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发展生态养猪是保障畜产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  长春市130062

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是21世纪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畜牧业,一家一户的养猪生产方式已经受到全面的冲击。当前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现代生物科学的先进技术改造我国的养猪业,以提高养猪生产的效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养猪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的危害,提供安全的绿色畜产品,促进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1.农村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1.1 农村养猪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畜品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几千年来的一家一户养猪生产,其猪舍十分简陋,没有围墙,房前屋后建猪圈,舍连舍、户连户、场连场,谈不上隔离封闭式饲养;猪舍冬不保暖,夏不防暑,空气污浊;猪舍的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长期得不到无害化处理,造成饲养环境严重污染;夏季高温潮湿,蚊、蝇等吸血昆虫和鼠类泛滥,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引发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据测定,1头猪年产粪尿约2吨,如果每天用水冲洗后向外排放,1头猪的日污水排放量约30公斤。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在动物排泄物中,除含有氮化合物、磷、钙、可溶性无氮物及药物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外,废弃物中还可携带100多种细菌和病毒造成空气,水源及土壤的污染。世界上污染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中国有60%以上的河流和湖泊已被化学物质、工业废弃物和有毒物而污染,其中养殖业污染环境是其根源之一。当这些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会严重威胁着畜产品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这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重大问题。

1.2 大量使用抗生素和重金属添加剂后果严重

农村养猪户由于缺少技术指导,常年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碱、金霉素粉、磺胺类药物及激素类兽药喂猪;或者在防治猪病中盲目超量的使用抗生素,又不遵守休药期,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使用这些兽药做添加剂或治疗,能抑制猪体内的一些敏感细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但是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不仅能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而且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机体消化机能紊乱、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的产生。甚至有的违法使用禁止兽药做饲料添加剂,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如2006年上海市发生的瘦肉精食物中毒,造成全市9个区336人次中毒,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饲料中长期超量添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添加剂,虽然对猪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使饲料配比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可导致猪的生产性能下降。特别是高铜和高锌元素能在动物的肺脏中大量沉积,人食用后影响身体健康;同时这些元素可随粪便排出到环境中,在土壤中富集,造成重金属污染、磷污染、氨污染。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土壤中的植物生长。

由上述可见,养殖业的源头污染严重危害着食品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其中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长期使用重金属添加剂对食品源头的污染成为主要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3 饲料的污染直接影响到无公害猪肉的生产

环境对动物饲料的污染有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有毒物质、有害气体、污水、残渣及化学物质等造成饲料被污染;有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农药和化肥对饲料原料的污染;饲料生产与保管中其本身孳生某些微生物引起饲料发霉变质,如曲霉菌、镰刀菌及青霉菌等引起玉米、豆粕、麸皮等发霉变质,以此用做饲料喂猪可导致毒素中毒而造成死亡。当前,养猪生产中排放的粪尿与污水可污染土壤、水源与空气,致使饲料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污染的土壤和水中获得其有毒的物质又造成对饲料原料的污染;再用这些被污染的饲料作物生产饲料用于喂猪,不仅对猪体本身造成危害,通过提供这样的畜产品食用,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这种事实存在的恶性循环还不知会走多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畜产品 处理 残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 法国猪业简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