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与主要疾病的防治


2.1.2.3.2 仔猪断奶前、后各6天,于1吨料中添加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化包被的细胞因子,大连三仪动物药品公司研制)400克,黄芪多糖粉500克,连续饲喂12天;或者于1吨料中加入支原净100克,强力霉素140克,阿莫西林180克,连续饲喂12天。

2.1.2.3.3 仔猪转入育肥舍前后各5天,于1吨料中加氟康王(氟苯尼考,微囊化包被的细胞因子,大连三仪动物药品公司研制)400克,黄芪多糖粉或板蓝根粉500克,连续饲喂10天;或者于1吨料中加入利高霉素1.2公斤,阿莫西林200克,连续饲喂10天。可有效的预防病毒性与细菌性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2.1.2.4 治疗方案

发病时可参照下列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猪用干扰素(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研发),每40公斤体重1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4天,重症可加倍量;猪用转移因子,用法与用量同干扰素,二者分别用生理盐水或灭菌的注射用水稀释,分别肌注;同时配合肌注清开灵注射液,每次仔猪10-15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或者配合肌注复方柴胡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气喘、咳嗽严重者肌注冰蟾熊胆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第1次注射后,隔日再注射1次即可。为控制继发细菌病的发生,下午可肌注1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不食者可每日静注1次10%葡萄糖溶液,并加复合维生素,连用3-4天。初步治愈后,休药2天,为防止疾病反复,可再用药2天,第2次治疗可改用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或双黄连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并配合肌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2天。

2.2兰耳病(PRRS)

2.2.1当前流行形式与特点

兰耳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严重疫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我国猪群中兰耳病的感染率(包括抗体阳性和病毒阳性)非常高,几乎找不到兰耳病阴性猪场。母猪隐性感染,持续带毒,可向外排毒达112天,经胎盘感染胎儿,出生后的仔猪带毒可达86天之久。PRRSV是引发猪高热病和呼吸道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造成猪只大批发病而死亡。当前兰耳病的发生与流行,在流行病学上是以持续性感染及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为特征;在临床上则是以免疫抑制及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特征。仔猪发病多出现在5-13周龄的猪群中,一般从5-6周龄开始发病,8-9周龄为发病与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41℃,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减食、消瘦、皮肤发白、被毛粗乱、眼睑水肿,少数仔猪耳部和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为80%-100%,断奶后仔猪发病死亡率为20%-50%,如出现多重感染其死亡率更高。当前在临床上多见兰耳病常与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瘟、伪狂犬病或猪流感发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猪链球菌病、猪肺疫、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及仔猪副伤寒等,使症状复杂化,增大了防治的难度和死亡率,双重感染与多重感染的病例约占发病总数的83%。目前在我国猪群中流行的病毒株仍为美洲型,但近年来在全国不同的发病地区也分离到兰耳病病毒变异毒株。2006年从发生高热病的病猪体内分离出的变异毒株的基因序列有缺失现象,与以前的流行毒株的同源性为94%,以变异毒株接种健康试验猪时表现为前肢跪卧,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免疫组织学检查发现脊髓中央管、中脑导水管、单核细胞胞质呈PRRSV强阳性反应,说明分离的变异毒株对脑组织有很强的亲嗜性。

222 主要防治措施

2.2.2.1 生物安全、药物保健与治疗方案等参照本文“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防治措施实施,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故不重复描述。

2.2.2.2.免疫预防

仔猪23-25日龄使用高致病性猪兰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作后备种猪使用时,于配种前再免疫接种1次。仔猪每头每次加入猪用转移因子0.25毫升,与疫苗分别肌注。可有效的促进抗体形成,提高抗体滴度和机体免疫力,减少免疫麻痹,免疫耐受的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病毒 连续 伪狂犬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