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口蹄疫盛行对现代养猪新技术新手段的反思


  在实验室中,这样的假设¾­过验证,是很成功的。但¾­过十几代猪的生产验证,却发现仔猪的饲养难度在逐渐加大,猪的免疫容量在逐渐下降,其对疫苗的反应敏感度大不如从前。加药断奶与加药保健对养猪业的危害有异曲同工之效。

  14.零时免疫

  零时免疫,也称为超前免疫或乳前免疫,该做法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所谓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影响。在仔猪未吮乳之前免疫,理论上看,似乎避免了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作用。但实际上,疫苗进入机体后,要¾­过很长时间的处理过程,疫苗中的抗Ô­才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学的反应。生物学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同物理化学反应那样简单。

  零时免疫的采用,造成了机体对猪瘟疫苗毒和猪瘟病毒产生免疫麻痹现象,此时,猪瘟疫苗毒和猪机体和平共处,即使感染猪瘟病毒,猪也不再出现临床上可见的猪瘟症状,但这些猪只却成了长期的带毒者。这些带毒猪对整个生产体系却是后患无穷。

  因此,零时免疫的采用是造成中国猪病日益复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5.随胎免疫

  随胎免疫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给仔猪提供足够高的母源抗体,但这些母源抗体对仔猪所提供的主动免疫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况且可以随胎免疫的疫苗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大部分环境中的病Ô­体对猪只的危害被我们大大地忽略了。

  若是在怀孕期间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则大大损伤胎盘内胎儿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佐剂更损伤了胎儿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生以后的免疫功能变得更差。

  若是在夏季进行随胎免疫,则免疫效果十分不理想。春秋两季对种猪进行免疫的传统做法值得推荐。另外,对于猪瘟疫苗而言,若是在怀孕期间给母猪接种,则猪瘟疫苗毒会导致仔猪小脑发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震颤。有的猪场采用母猪产后免疫,则完全是可以的。

  16.消毒

  因为免疫系统形成的压力主要来自微生物世界,所以在现代养猪生产中使用了极其大量的消毒药,虽然这些消毒药确实能消灭大量微生物,但也削弱了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当猪群发病时,进行紧急消毒是非常必要的。可是,一旦平时过度使用消毒液,不但不是锦上添花,反而是»­蛇添足,有时甚至是得不偿失。

  17.全进全出

  为什么要实行全进全出(或全出全进)?据推测是,此方案可以净化病Ô­,保持环境洁净无菌或少菌状态。实行“全进全出”虽然短期内可以大幅度提高养猪生产的效能,但长期跟踪发现,整个猪群的免疫能力会迅速下降,一旦到了免疫临界值,则逐渐会出现生产上的发育问题和健康问题。

  尤其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绝对不能采用“全进全出”这样的策略去培育后备猪,因为这种做法损伤了猪的继承免疫力,使猪的免疫容量逐年降低。

  18.断尾

  最初对新出生的仔猪剪掉尾巴,是为了防止“咬尾症”的发生。还有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猪摇动尾巴消耗了大量能量,影响了猪的生长,所以剪掉猪的尾巴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剪掉尾巴,避免了咬尾的发生,但却造成了猪的长期的慢性疼痛,这是一种典型的“削足适履”的做法。实施断尾的猪,其生活力大大下降,免疫容量也被大大削弱。

  ¾­过长期验证,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实施断尾操作完全是多余的,甚至是错误的。当猪群真正发生咬尾的时候,应该深刻反思饲料配方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在饲料中增添盐分和碱性物质。

  19.剪牙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另外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是剪掉仔猪的牙齿,理由是不剪掉牙齿的仔猪在打架和吮乳时都会造成损伤。美国普渡大学的试验证明,剪掉牙齿以后,母猪和仔猪的外伤虽然减少了,但抵抗力和吮乳能力却被大大削弱了。该大学的试验还证明,如果仔猪不剪掉牙齿,母猪和仔猪确实出现了外伤,但均是一些比较浅表的外伤,伤口也会很快出现愈合。

  我们的试验还证明,只要调整饲料配方,完全可以避免过多的争斗出现,避免吮乳对母猪乳房造成的损伤。

  20.去势

  为了保证猪群中不留作种用的公猪的快速生长,猪场对小公猪施行了阉割手术,但是,阉割可造成猪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在实践中,人们还发现,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的仔猪以去势小公猪居多,这种现象给出的提示是,外伤性操作(去势、剪牙、断尾等)是造成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和猪鼻支Ô­体感染的重要Ô­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母猪 饲料 猪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