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必须重视液体饲料在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和防止呼吸道病中的优势地位,并且液体饲料也是仔猪、亚健康猪和病猪的首选饲喂方式。
5.高Í
使用高Í饲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仔猪腹泻,促进猪只快速生长。但使用高Í饲料,却破坏了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的出现。大量Í的使用不但污染了环境,也损伤了猪胃肠黏膜,大量胃溃疡病例的出现是现代养猪业中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
6.高锌
高锌饲料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猪腹泻的产生。与高Í使用的缺点如出一辙,菌群失调症及其后遗症成了使用高锌饲料的副产物。
7.抗菌促生长剂
研究人员认为,使用抗菌物质将猪肠道内的细菌消除,就是消除了肠道消耗营养的微生物,从而使得猪可以获得更为充分的营养,生长速度更快。
但消灭了肠道内的细菌,也同时破坏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尤其是破坏了猪肠道内产生维生素的微生物。当猪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被破坏以后,则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抗生素使用后的慢性肠炎和菌群失调症也成了威胁养猪业的一个大问题。
8.酸化剂
酸性物质的使用是近年来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环状病毒的感染促进了酸化剂的广泛使用。据说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富马酸、乳酸以及复合酸化剂能减少仔猪对断奶、转群和炎热天气的应激反应。同时,为了保证猪胃肠对日粮的充分消化,人们在饲料中多添加酸性物。
酸化剂虽然促进了动物的消化,但由于负反馈的作用,长期添加这些物质,往往破坏了胃的自我产酸能力,同时降低了机体的碱储,导致猪的肾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笔者曾¾推荐使用柠檬酸类物质来治疗环状病毒感染的案例,现在看来确实成了我的憾事。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适当推荐添加碱性物质(不是化学上的碱,是指含有较多钙、钠、钾、铁、镁等的物质),增强胃的自我产酸能力,增加碱储,提高机体的酸碱缓冲能力,促进肾脏的排泄功能,从而进一步通过内分泌的调节改善肺脏的呼吸功能,对减少呼吸道病的产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碳酸氢钠具有调节血液和肌肉酸碱平衡,并有抗应激作用,高温天气使血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补充电解质可以抵御热应激。添加碳酸氢钠可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添加量为0.5%。
谨记:生命属于弱碱性。
9.抗应激药物
抗应激药物,其实不外乎是一些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的添加物。这类物质的添加对于减少现代养猪生产中维生素的缺乏症有一定的作用,但过量的添加往往会影响动物的食欲,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若添加了酸性的电解质则危害更大。
抗应激药物的使用也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滥用。
10.激素
使用激素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生产步调,如催产素、发情调节剂。但激素的使用扰乱了机体的内分泌规律,打破了机体的内分泌平衡。
11.血浆蛋白
美国一家公司早年倡导了早期断奶技术,回首往事,确实有很多¾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该公司最初提出早期断奶技术的Ô意却是为了促成在饲料中广泛使用血浆蛋白粉。
血浆蛋白的使用提高了营养,但也造成了许多新的疾病的出现。尤其是猪源血浆蛋白的使用,扰乱甚至是破坏猪机体的免疫功能,自体免疫病和免疫紊乱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
疯牛病已¾给我们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我们不能再在这样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12.“自家苗”
中国大陆的“自家苗”,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家苗,充其量只是一些病损组织加上防腐剂所制造出的匀浆物,并没有¾过实验室的纯培养过程,其在生产上的实际作用至今无法考证,只是人们侥幸心理的一个产物。
但由于这种物质所造成的猪群免疫紊乱现象,因此人们不得不怀疑2006年发生的猪群“高热”与此有联系。或者说,使用这种所谓的“自家苗”也与猪群近年来PSY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13.加药断奶
为什么要实行加药断奶?推测该技术可以让仔猪接触环境时,将环境中即将进入仔猪体内的病Ô杀死,防止病Ô体进入仔猪体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10-04-26/14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