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口蹄疫盛行对现代养猪新技术新手段的反思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4-26  互联网

韩国出动军车在首都汉城附近发现口蹄疫的一座城镇大面积喷洒消毒剂。

5月4日,韩国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首都汉城南部60公里处准备掩埋一批已经被确认感染了口蹄疫的小猪。据韩国有关方面证实,在附近一个农场中发现有猪和牛感染了口蹄疫。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仁川江华岛发生的口蹄疫疫情扩散到京畿道金浦市,口蹄疫疫情已登上陆地。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20日称:“国立兽医科学检疫院对京畿道金浦市出现的口蹄疫疑似奶牛进行精密调查后,确诊为口蹄疫。”该农场目前饲养120头牛只,其中1头牛前日出现了口蹄疫疑似症状。据悉目前,韩国口蹄疫的并且非常严重,很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

  口蹄疫是一种在牲畜出流行的传染病,但是一旦传染到人类中间后果将不堪设想 。现代养猪业中广泛使用杂交技术,尤其是远缘杂交,充分利用了杂交优势,对提高猪群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尤其是改善繁殖性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养猪企业中也形成了众多的杂交配套系,杂交配套系的使用已¾­成了养猪业中的重要内容。

  但是,盲目的杂交,尤其是远缘杂交,对保持动物的遗传稳定性却起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动物的免疫系统的稳定性破坏更大,大大降低了猪机体的免疫容量。(编者注:但远缘杂交后代的生活力增强。)

  所以,在进行杂交生产,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种群的稳定性遗传,尤其在育种工作中,保持种群的单一稳定性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1.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对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该技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普及和迅速发展,使得自然交配几乎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

  采用人工授精,确实节省了一大批公猪,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研究发现,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无论是公猪,还是母猪,其免疫容量均大大下降,母猪对后代的继承免疫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现在在进行育种工作时,必须适当采用自然交配。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相结合,不但促进母猪母性的产生和公猪的交配能力,而且还是一个不错的符合自然属性的选择。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完全采用自然交配,PSY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没有降低生产效率;而长期采用人工授精的农场,PSY逐年下降,总的生产效率反而大大降低了。

  2.背膘厚度选育

  在现代种猪选育过程中,由于背膘厚度是猪的瘦肉率的重要相关指标,所以人们不断追求猪的高瘦肉率,从而导致育种学家也不断选育背膘厚度逐渐降低的种猪。

  但研究发现,脂肪含量的降低恰恰与猪免疫力下降直接相关,换言之,瘦肉率的提高与免疫力的下降息息相关。瘦肉率的增加,导致种猪繁殖性能下降、体质变弱,从而也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3.配合饲料

  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全面使用配合饲料,尤其是采用颗粒料和粉状饲料,这类饲料的使用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研究设计的不严谨和研究方向功利性的影响,现代饲料中确实添加了许多不该添加的物质。因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所以过多添加的物质在实践中起的效果并不如实验室取得的效果明显。反而由于累积性的结果,众多的物质损伤了猪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了猪群的免疫容量,甚至造成蓄积中毒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戏谑地得出结论:现代养猪业中所使用的饲料存在有一定的“毒性”。

  所以重新审视现代饲料配方,适当考虑从猪的生理出发,研制既适合猪生长,又适合猪生理发育的新现代饲料是广大营养工作者的新任务。

  4.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

  为了生产管理的方便,现代养猪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研究发现,使用这样的饲料,猪的消化吸收能力虽然能在短期内得到提高,但¾­过一段时间以后,胃肠功能反而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尤其是大大影响亲代免疫功能对子代的传递过程。现代猪场中出现的较多的猪胃溃疡和消化不良的症状,均与猪的消化功能受到干扰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粉状饲料的使用也和呼吸道病高发有潜在的关联。现代研究发现,颗粒料和粉状料中往往带有较多的微生物污染。

  所以,必须重视液体饲料在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和防止呼吸道病中的优势地位,并且液体饲料也是仔猪、亚健康猪和病猪的首选饲喂方式。

  5.高Í­

  使用高Í­饲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仔猪腹泻,促进猪只快速生长。但使用高Í­饲料,却破坏了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的出现。大量Í­的使用不但污染了环境,也损伤了猪胃肠黏膜,大量胃溃疡病例的出现是现代养猪业中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

  6.高锌

  高锌饲料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猪腹泻的产生。与高Í­使用的缺点如出一辙,菌群失调症及其后遗症成了使用高锌饲料的副产物。

  7.抗菌促生长剂

  研究人员认为,使用抗菌物质将猪肠道内的细菌消除,就是消除了肠道消耗营养的微生物,从而使得猪可以获得更为充分的营养,生长速度更快。

  但消灭了肠道内的细菌,也同时破坏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尤其是破坏了猪肠道内产生维生素的微生物。当猪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被破坏以后,则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抗生素使用后的慢性肠炎和菌群失调症也成了威胁养猪业的一个大问题。

  8.酸化剂

  酸性物质的使用是近年来养猪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环状病毒的感染促进了酸化剂的广泛使用。据说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富马酸、乳酸以及复合酸化剂能减少仔猪对断奶、转群和炎热天气的应激反应。同时,为了保证猪胃肠对日粮的充分消化,人们在饲料中多添加酸性物。

  酸化剂虽然促进了动物的消化,但由于负反馈的作用,长期添加这些物质,往往破坏了胃的自我产酸能力,同时降低了机体的碱储,导致猪的肾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笔者曾¾­推荐使用柠檬酸类物质来治疗环状病毒感染的案例,现在看来确实成了我的憾事。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适当推荐添加碱性物质(不是化学上的碱,是指含有较多钙、钠、钾、铁、镁等的物质),增强胃的自我产酸能力,增加碱储,提高机体的酸碱缓冲能力,促进肾脏的排泄功能,从而进一步通过内分泌的调节改善肺脏的呼吸功能,对减少呼吸道病的产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碳酸氢钠具有调节血液和肌肉酸碱平衡,并有抗应激作用,高温天气使血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补充电解质可以抵御热应激。添加碳酸氢钠可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添加量为0.5%。

  谨记:生命属于弱碱性。

  9.抗应激药物

  抗应激药物,其实不外乎是一些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的添加物。这类物质的添加对于减少现代养猪生产中维生素的缺乏症有一定的作用,但过量的添加往往会影响动物的食欲,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若添加了酸性的电解质则危害更大。

  抗应激药物的使用也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滥用。

  10.激素

  使用激素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生产步调,如催产素、发情调节剂。但激素的使用扰乱了机体的内分泌规律,打破了机体的内分泌平衡。

  11.血浆蛋白

  美国一家公司早年倡导了早期断奶技术,回首往事,确实有很多¾­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该公司最初提出早期断奶技术的Ô­意却是为了促成在饲料中广泛使用血浆蛋白粉。

  血浆蛋白的使用提高了营养,但也造成了许多新的疾病的出现。尤其是猪源血浆蛋白的使用,扰乱甚至是破坏猪机体的免疫功能,自体免疫病和免疫紊乱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

  疯牛病已¾­给我们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我们不能再在这样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12.“自家苗”

  中国大陆的“自家苗”,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家苗,充其量只是一些病损组织加上防腐剂所制造出的匀浆物,并没有¾­过实验室的纯培养过程,其在生产上的实际作用至今无法考证,只是人们侥幸心理的一个产物。

  但由于这种物质所造成的猪群免疫紊乱现象,因此人们不得不怀疑2006年发生的猪群“高热”与此有联系。或者说,使用这种所谓的“自家苗”也与猪群近年来PSY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13.加药断奶

  为什么要实行加药断奶?推测该技术可以让仔猪接触环境时,将环境中即将进入仔猪体内的病Ô­杀死,防止病Ô­体进入仔猪体内。

  在实验室中,这样的假设¾­过验证,是很成功的。但¾­过十几代猪的生产验证,却发现仔猪的饲养难度在逐渐加大,猪的免疫容量在逐渐下降,其对疫苗的反应敏感度大不如从前。加药断奶与加药保健对养猪业的危害有异曲同工之效。

  14.零时免疫

  零时免疫,也称为超前免疫或乳前免疫,该做法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所谓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影响。在仔猪未吮乳之前免疫,理论上看,似乎避免了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作用。但实际上,疫苗进入机体后,要¾­过很长时间的处理过程,疫苗中的抗Ô­才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学的反应。生物学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同物理化学反应那样简单。

  零时免疫的采用,造成了机体对猪瘟疫苗毒和猪瘟病毒产生免疫麻痹现象,此时,猪瘟疫苗毒和猪机体和平共处,即使感染猪瘟病毒,猪也不再出现临床上可见的猪瘟症状,但这些猪只却成了长期的带毒者。这些带毒猪对整个生产体系却是后患无穷。

  因此,零时免疫的采用是造成中国猪病日益复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5.随胎免疫

  随胎免疫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给仔猪提供足够高的母源抗体,但这些母源抗体对仔猪所提供的主动免疫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况且可以随胎免疫的疫苗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大部分环境中的病Ô­体对猪只的危害被我们大大地忽略了。

  若是在怀孕期间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则大大损伤胎盘内胎儿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佐剂更损伤了胎儿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生以后的免疫功能变得更差。

  若是在夏季进行随胎免疫,则免疫效果十分不理想。春秋两季对种猪进行免疫的传统做法值得推荐。另外,对于猪瘟疫苗而言,若是在怀孕期间给母猪接种,则猪瘟疫苗毒会导致仔猪小脑发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震颤。有的猪场采用母猪产后免疫,则完全是可以的。

  16.消毒

  因为免疫系统形成的压力主要来自微生物世界,所以在现代养猪生产中使用了极其大量的消毒药,虽然这些消毒药确实能消灭大量微生物,但也削弱了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当猪群发病时,进行紧急消毒是非常必要的。可是,一旦平时过度使用消毒液,不但不是锦上添花,反而是»­蛇添足,有时甚至是得不偿失。

  17.全进全出

  为什么要实行全进全出(或全出全进)?据推测是,此方案可以净化病Ô­,保持环境洁净无菌或少菌状态。实行“全进全出”虽然短期内可以大幅度提高养猪生产的效能,但长期跟踪发现,整个猪群的免疫能力会迅速下降,一旦到了免疫临界值,则逐渐会出现生产上的发育问题和健康问题。

  尤其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绝对不能采用“全进全出”这样的策略去培育后备猪,因为这种做法损伤了猪的继承免疫力,使猪的免疫容量逐年降低。

  18.断尾

  最初对新出生的仔猪剪掉尾巴,是为了防止“咬尾症”的发生。还有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猪摇动尾巴消耗了大量能量,影响了猪的生长,所以剪掉猪的尾巴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剪掉尾巴,避免了咬尾的发生,但却造成了猪的长期的慢性疼痛,这是一种典型的“削足适履”的做法。实施断尾的猪,其生活力大大下降,免疫容量也被大大削弱。

  ¾­过长期验证,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实施断尾操作完全是多余的,甚至是错误的。当猪群真正发生咬尾的时候,应该深刻反思饲料配方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在饲料中增添盐分和碱性物质。

  19.剪牙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另外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是剪掉仔猪的牙齿,理由是不剪掉牙齿的仔猪在打架和吮乳时都会造成损伤。美国普渡大学的试验证明,剪掉牙齿以后,母猪和仔猪的外伤虽然减少了,但抵抗力和吮乳能力却被大大削弱了。该大学的试验还证明,如果仔猪不剪掉牙齿,母猪和仔猪确实出现了外伤,但均是一些比较浅表的外伤,伤口也会很快出现愈合。

  我们的试验还证明,只要调整饲料配方,完全可以避免过多的争斗出现,避免吮乳对母猪乳房造成的损伤。

  20.去势

  为了保证猪群中不留作种用的公猪的快速生长,猪场对小公猪施行了阉割手术,但是,阉割可造成猪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在实践中,人们还发现,发生猪副嗜血杆菌的仔猪以去势小公猪居多,这种现象给出的提示是,外伤性操作(去势、剪牙、断尾等)是造成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和猪鼻支Ô­体感染的重要Ô­因。

  目前留给我们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像欧洲国家那样取消去势操作,要么在实施外伤性操作时,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治疗和消毒。但前提是,不滥用抗生素,否则抗生素也将变得无效。

  21.多点饲养

  为了防止不同猪群(仔猪、保育猪、育成猪和种猪)之间病Ô­谱差异性产生,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采用了多点饲养,形成了独立的猪群、独立的病Ô­谱,各猪群采用各自独立的饲养管理模式。

  采用多点饲养,短期内保证了猪群的健康,但各猪群之间的隔离却削弱了猪群对环境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影响了免疫系统(尤其是影响了保育猪免疫系统)的充分发育,从而影响了继承免疫的充分产生。

  22.分胎次饲养

  由于人们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发现,初产母猪的后代往往非常难以饲养,所以养猪生产者便采用将初产母猪及其所产的仔猪隔离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场地单独管理。在猪场采用分胎次饲养的前几年时间内,猪场的生产成绩是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往往是火上浇油,进一步损伤了继承免疫的发生。由于继承免疫是亲代通过内、外环境将其免疫能力传递给子代,而初产母猪由于独立于群体,获得的免疫能力越来越差,久而久之,整个行业内的猪群免疫功能将逐渐下降。分胎次饲养从生产上是无可厚非的,但对群体免疫力培养,则危害极大,因为呵护越多,后代的适应能力越差。有时,适当的牺牲是值得的。

  23.分性别饲养

  有资料显示,与阉公猪相比,小母猪生长较慢,采食量较小,增重与饲料的转化率较好,而且同样体重时胴体瘦肉率较高。小母猪在消耗较少饲料的同时,其赖氨酸需要量与同样体重的阉公猪相同。采用分性别饲养可根据公母猪需要量之间的差别分别制定配方。分性别饲养不仅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上市猪的均匀度,同时还可以推迟母猪上市时间。

  分性别饲养完全是从¾­济效益考虑无可厚非,但也有资料显示,分性别饲养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24.早期断奶

  为什么要实行早期断奶?推测是可以防止母猪将病Ô­传递给仔猪,同时可以缩短母猪的非生产天数,让母猪的年产胎数增加,多产仔。

  但统计研究发现,早于20日龄断奶,保育仔猪的日增重急剧降低。Ô­因是:(1)断奶后生长受阻的程度大;(2)由于断奶后微生物区系改变,仔猪疾病发生率增加;(3)接种疫苗暂时出现生长受阻。

  另外,研究还发现,过早断奶的仔猪,其生活能力和免疫能力被严重削弱,免疫容量较低。早期断奶造成断奶后仔猪表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增重缓慢、腹泻等早期断奶综合征。

  如果母猪产后过早断奶,过早发情配种,不但其子宫不能得到充分恢复,母猪的使用年限也会随之降低。

  实施早期断奶的猪场如果出现较多的断奶后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非常棘手,难以解决,则可以考虑延后断奶日龄来尝试解决问题。

  25.隔离断奶

  隔离断奶是早期断奶的另外一种说法。因为人们一向认为母猪是仔猪发生疾病的根源,所以纷纷采用早期断奶、隔离断奶、高床饲养、加药断奶、培育高清洁度母猪等等,但在养猪生产中,培育耐受母猪,培育高度适应环境的母猪更为重要。

  26.限位栏

  由于长期的不正确选育,外来种猪的母性被降低,在其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压死仔猪。为了降低了母猪压死仔猪的可能性,现在绝大多数猪场采用限位栏限制了母猪的运动。

  采用限位栏,不但母猪发生褥疮和肩部溃疡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同时,也降低了仔猪对母猪的继承免疫。

  27.封闭饲养

  为了防止所谓外界病Ô­对猪场内猪群的感染,很多猪场采用全封闭饲养,有的场其封闭程度令人惊讶,这猪群既得不到良好的空气,也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封闭饲养是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

  研究发现,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母猪不会患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

  在建设新猪场的时候,建议必须考虑种猪群运动场的建设,而且室外运动场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室内运动场。

  28.水帘降温

  水帘降温,又称湿帘降温。采用水帘降温,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猪舍内的温度,使人体和猪体产生短暂的凉意。水帘降温虽然降低了温度,但却增加了湿度。湿度的增加也成了猪发生多重细菌感染的另外重要诱因。

  虽然猪的汗腺不发达,但良好的通风仍然是解决夏季猪舍高温的最佳手段。保持猪舍内的通风和干燥是建设猪舍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环节。

  29.空气过滤

  采用空气过滤是较新的养猪新技术,刚刚在美国兴起。但采用空气过滤将被证明是威胁继承免疫力的罪魁祸首,对养猪业的危害将在若干年后出现,而且很可能出现更大的灾难。

  30.限制饲喂

  限饲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能量摄入,保持母猪的体型,防止过肥,防止分娩障°­的发生。其实,母猪分娩障°­并不全是由母猪的不合理体型造成,而是由于运动不足造成。过度的限饲反而导致分娩障°­的产生,在现代母猪场中增加母猪的活动空间可以减少分娩障°­的产生。当然,不能提供良好运动的猪场,只能采用限制饲喂这种不得巳的办法来控制母猪体型。

  另外,如果母猪在妊娠期间的饲喂量不足,则可以观察到仔猪初生重减轻、母猪泌乳量下降、仔猪成活率降低以及以后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过度的限饲导致母猪产后分解自身组织,也会增加母猪患溃疡和便秘的机会。

  31.高床饲养

  采用高床饲养,目的是让仔猪远离粪尿,免除环境中微生物对仔猪的不断侵扰,促进猪的生长,但采用高床饲养,虽然保护了仔猪,却损害了保育猪的继承免疫力的发生。

  高床饲养是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鼻支Ô­体感染发生的间接Ô­因。采用高床保育也是当前中大猪发生死亡的直接Ô­因。

  32.发酵床饲养

  发酵床饲养技术在全国的推广有如火如荼之势,这其中有成功的¾­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在让笔者给出评价还为时尚早,该技术对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减轻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逐渐恢复猪群的免疫容量大有裨益。

  但依靠商家提供菌种,¾­常性补充或更换垫料,并不能降低多少生产成本。若能实现垫料中不需要补充菌种,仅仅依靠自然环境中的菌种产生发酵作用,而且实现垫料能够长久使用,则真真正正实现了自然养猪法(目前的发酵床养猪尚不能算作是真正的自然养猪法),这也为我国的养猪业找到了一种完全脱离美国和欧盟的饲养模式,不失为一件值得行业大为庆贺的喜事。

  33.疫苗接种

  现代化养猪生产最大的特点就是按照日龄接种大量的疫苗,以此补充猪机体免疫的先天不足。大量的疫苗接种非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反而导致免疫能力形成的紊乱。大量疫苗接种,猪的免疫系统不堪重负,最终疾病缠身。

  在现代疫苗接种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免疫佐剂的危害。灭活疫苗和部分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已¾­造成了大量疫苗病的出现,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如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瘟脾淋苗等。

  以猪瘟疫苗接种为例,可以完全肯定地说,中国一天不停止接种猪瘟疫苗,在中国消灭猪瘟就永远是一句空话。企业的利益远远低于行业的利益,我们不能为了几个生物制品厂的生存而损害了整个养猪业的利益。在中国¾­过这么多年的高密度猪瘟疫苗接种之后,停止接种的时机已¾­成熟。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从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停止猪瘟疫苗接种,在中国尽快消灭猪瘟,尽早加入世界无猪瘟国家的行列。

  日本和韩国当年控制口蹄疫的¾­验再次告诉我们,使用疫苗控制口蹄疫永远只是权宜之计,其效果之微应当引起各级畜牧管理部门的反思。

  34.种猪与肉猪的饲养模式

  饲养肉猪是为了提供肉食品,饲养种猪是为了培育新的生物个体,是为了提供新的种猪,因此种猪与肉猪要采用截然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比如,饲养管理、健康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具体的饲养区别,笔者将另文探讨)。

  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对所谓的现代养猪新技术和新手段进行一次彻底的反思。现代养猪技术的一些措施往往短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长久下去,却遗患无穷。

本篇文章来源于 河南文化产业网(http://www.henanci.com) 原文出处:http://www.henanci.com/Pages/20104231104350.shtml



http://farm.00-net.com/yz/zhu/5/2010-04-26/14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