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六种春季常见动物疫病及其防治措施




  防治:本病发生后能广泛传播,病程短促,致死度高,因此,平时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免疫接种是关键。肉禽在7-10日龄进行首免,饲养期超过60日龄的必须在首免后2-3周加强免疫一次。种鸡、蛋鸡7-14日龄进行首免,首免后3-4周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必须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种鸭、种鹅、蛋鸭、蛋鹅14-21日龄首免,首免后3-4周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必须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鸡使用重组禽流感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Re-4株),水禽仍使用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5株)。病禽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发现本病一律实行扑杀、销毁并及时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严厉防制措施。

  猪气喘病

  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性疾病,也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病毒性肺炎、猪传染性咳嗽等。其临诊特征为咳嗽、气喘;病变的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猪初期、中期能吃能喝,就是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率减少12%。

  临诊特征症状:病猪初期不显临床症状,用X线检查方可发现肺炎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11-16天,短的为3-5天,最长的可达1个月以上。咳嗽和喘气为本病主要临床症状。若按病的经过,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急性型:见于新疫区的猪群,以哺乳仔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病猪突然精神不振,腹式呼吸明显并且次数剧增,有时发生痉挛性阵咳。严重的张口伸舌,发出似拉风箱喘鸣声,呼吸困难,呼吸时腹肋部呈起伏运动,有的沿肋骨弓出现“喘线”,呼吸次数反而减少。体温一般正常,若继发感染,则可升至40℃以上,病程为1-2周,致死率较高。慢性型:常见多发生于老疫区,往往在清晨、晚间、运动后和吃食后发生咳嗽,这种症状时而明显,时而缓和。隐性型:存在的猪场很多,可由急性或慢性型转成,是危险的传染来源,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用X线检查或剖杀时,方可发现肺部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

  防治方法:⑴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如若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时,应严格检疫,进行X线检查或血清学检验,隔离检查三个月,确诊无气喘病,方可进场,并且要对猪群定期疫病监测,淘汰阳性猪。

  ⑵已发病地区或猪场可采用以下方法:选用上述血清学或X线检查方法,尽早发现病猪淘汰或集中严格隔离,对症治疗,加强饲管,利用康复母猪后再淘汰。通过定期监测检疫,淘汰病猪。无监测检疫条件的猪场,可先淘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猪,对假定健康猪试用猪气喘病弱毒苗或灭活疫菌进行免疫,详细看免疫程序。对假定健康妊娠母猪,在产前一个月至断奶期间,于全价日粮中添加土霉素400-800克/吨料。出生乳猪在2日龄、7日龄和21日龄时,分别各肌注0.5毫升得米先长效注射液。同时,配合乳猪早期断奶的优质饲料与管理,使乳猪25日龄左右断奶,即可培育出健康乳猪。经过二、三年认真细致的工作,可逐步培育出健康猪群。

  猪副嗜血杆菌病

  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甚至是健康的猪群当中也能发现。该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症、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环境差,断水等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

  症状:临床症状取决于炎症部位,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皮肤及黏膜发绀、站立困难甚至瘫痪、僵猪或死亡。母猪发病可流产,公猪有跛行。哺乳母猪的跛行可能导致母性的极端弱化。死亡时体表发紫,肚子大,有大量黄色腹水,肠系膜上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尤其肝脏整个被包住,肺的间质水肿。

  解剖症状:胸膜炎明显(包括心包炎和肺炎),关节炎次之,腹膜炎和脑膜炎相对少一些。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严重的呈豆腐渣样)特征。肺可有间质水肿、粘连,心包积液、粗糙、增厚,腹腔积液,肝脾肿大、与腹腔粘连,关节病变亦相似。

  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变化不明显,肝脏边缘出血严重,脾脏有出血边缘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肾乳头出血严重,猪脾边缘有梗死,肾可能有出血点,肺间质水肿,最明显是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喉管内有大量黏液,后肢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母猪 乳猪 检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