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适应产业化发展的猪种改良战略选择



  缩短育种群世代间隔。核心群种公猪使用年限可得到有效控制,当后备公猪估计育种值超过种公猪时,现有核心群种公猪就可以转移到繁殖群或者商品群使用,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育种群世代间隔,改善育种效率。
  为了实现猪的联合育种,成员单位首先需要以某种方式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制定共同的育种目标,采用一致的测定、记录方法及统一的遗传评定方案,其次,通过人工授精站在各种猪场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定的遗传联系。因此联合育种既是育种技术的变革,也是种猪企业经营形式的变革。
  4 人工授精与联合育种
  猪人工授精是用人工方法采集公猪精液,经过检验和处理,将合格的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猪体内使其受胎。人工授精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仍是家畜育种中最重要的生物技术,例如,奶牛育种中人工授精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国猪人工授精从五十年代开始试验,到六十年代以后转入应用,并在不少省份推广普及,因此在我国养猪业有广泛的基础。目前人工授精的使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各地都出现了的猪人工授精服务中心,为养猪场提供优良种公猪精液及技术服务,例如,北京"浩邦"猪人工授精技术服务中心,结合政府、企业、高校及研究所的优势,为种猪场和商品猪场提供高性能的公猪精液同时帮助猪场提高饲养效果,成立仅1年多,就得到养猪行业的广泛认可,精液产品供不应求。
  人工授精对猪育种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保存优良种公畜或濒危物种公畜的精液,使公畜的使用不受其生理年限的限制,实现遗传资源的保存;可使种公猪跨群或跨地区使用更为方便、经济、安全,便于引入外源群体的基因;对公猪需求量的减少可增加公猪的选择强度;可以获得大量优良公畜的后代,从而加快遗传进展的扩散速度;通过控制公畜的使用建立一个均衡的群体结构,提高遗传参数及育种值估计效率。和本交相比,50%、100% 人工授精分别使10年选择的累积遗传进展提高14%及17%。因此,人工授精在技术上可以解决我国种猪场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实现猪的联合育种,也是当前我国养猪业提高猪育种效率、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的经济、有效手段。
  当前,由于各猪场种猪测定方法及遗传评估方法都不尽统一,相互之间的遗传交流记录也十分缺乏,得出的遗传评定结果可比性、客观性、可靠性、权威性都不足。为了开展联合育种,各选育场在理顺利益分配关系后,可按一定比例将小公猪送入公共测定站,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下,开展生长肥育、胴体品质及体型外貌的测定。
  以这些性状较高的遗传力,按个体成绩进行选择,也可以达到很高的准确度(h)。例如背膘厚的遗传力为0.50,按个体本身成绩进行选择的准确度可高达0.71。按现有公站测定站一次测定300头公猪、一年测定3次共900猪,从中选择9头最优秀公猪开展人工授精,留种率达1%,选择强度达2.67,预期将得到非常可观的遗传进展。待这些工作开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利用各猪场的繁殖、生长肥育及胴体记录进行多性状"场-站"成绩结合的联合遗传评估就相对容易了。所以,当前公共的性能测定站应该在联合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5 结束语
  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在相当长时间内,似乎还不能够建立类似养猪发达国家的猪育种者协会这样的猪育种组织。但一定区域内的几个中小型种猪场,以人工授精站为核心,转变经营形式,形成育种利益共同体,建立简单有效"种猪场+测定站+人工授精站"的联合育种模式是可行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公猪 猪肉 群体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