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伪狂犬病及其控制



②病毒的鉴定:除病毒的形态桔构、理化学和培养特性鉴定外,应进行病毒中和试验,也就是应用已知标准毒株的免疫血清对新分离病毒做中和试验。
③病毒抗原的检测:Stewart等(1967)首先应用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以阔口病料接种的PK-15培养物,获得了良好结果。
④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应用病毒中和试验检查可疑猪血清内的特异性抗体。在欧洲和美洲,已经广泛用于检出疫区猪场内的潜伏感染猪,在疫点净化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间隔一定时间,反复进行检查,直至把阳性反应猪全部淘汰,即可达到净化目的。目前已建立了多种检测PRV抗体的方法,最快捷敏感的还是ELISA法(如IDEXX公司的试剂盒)。
⑤核酸探针检测PRVDNA:目前已经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来检测PRV的隐性感染,并已在猪的三叉神经节、脑、脊髓、扁桃体和骨髓中检测到隐性PRV的DNA。
6 伪狂犬病的控制和净化
本病一旦在大型猪场发生,较难根除。感染耐过猪或呈亚临床感染的成年猪,长期带毒和排毒。很多实验观察表明,带毒可长达半年之久,以肺和肝的带毒率最高,脾、肾和膀胱居次。伪狂犬病毒可以通过粪尿和乳汁排毒,感染其它猪只。曾经有人从感染猪的包皮和阴道分离到病毒,因此本病也可能通过交配传播。在不断引进新的易感猪的发病猪场,经反复多次血清中和试验检查,发现约有50%的新引进的猪转为阳性,表明这些猪已发生过亚临床感染。这样,病毒就可以在感染猪场循环。对于发生本病的猪场,净化和根除本病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1988年,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的养猪业领导和官员进行过几次会议,讨论并制定了全国伪狂犬根除计划,经过15年的努力,于2002年宣布美国境内已消灭伪狂犬病。美国伪狂犬病的净化和根除的经验如下,分5阶段进行:①准备(preparation),②控制(contr01),③强制性猪群净化(mandatoryherdcleanup),④监督/监控(SUrVeillanCe),⑤无病状态(free)。建立净化基金,联邦、州政府、行业协会、养猪者按制定方案联合行动。采取的主要措施为:生物安全和卫生控制、免疫和监测、淘汰病猪、更新猪群、严格控制猪群流动,加强管理措施(依据年龄隔离饲养、全进全出等)。中国在某些猪场某些区域控制并逐步达到伪狂犬病的净化,是现实可行的。控制伪狂犬病,疫苗免疫不可或缺。疫苗免疫可降低感染几率,降低感染后的野毒排放量,缩短排野毒时间,减少隐性感染/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当前,猪场减少隐性/持续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疫苗能否帮助做到这点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在选择疫苗时,应选择具有阻断隐性感染发生作用的疫苗。一个良好的疫苗应是在主要毒力基因缺失(自然筛选缺失更佳)的同时又是标记基因,能与野毒鉴别开来;诱导机体产生良好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局部免疫力;缺失的基因不应该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保留主要的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基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返强、不发生基因重组。
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公司的茵格发伪狂犬病疫苗,最适合用于伪狂犬病潜伏/隐性感染的控制(由于其TK基因未缺失),抗潜伏感染能力是TK基因缺失疫苗(多基因缺失苗)的300多倍;滴鼻后在神经系统内的定居能力明显优于TK基因缺失毒株。建议采用如下免疫计划:
①母猪:每年免疫3~4次。
②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
③公猪:每年免疫3~4次。
④小猪:首免:1~3日龄滴鼻(提供专用滴鼻器);二免:8~10周龄肌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伪狂犬病 免疫 缺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