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健全猪病防治规范




  预防接种后,有的疫苗对猪只可产生局部的或全身的反应,一般讲,这不是一个异常的现象,因为生物制剂对机体来讲,是一个异物,接种后总有一个反应过程,但不应有不良的或剧烈的反应。若有剧烈的反应,必须查明原因,疫苗质量,接种量过大,接种技术和途径不当等等,以引借鉴。

  一个地区、一个猪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不止一种,可以用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又不尽相同,免疫期也长短不一。因此,可以考虑用多联疫苗来预防不同的病(俗称一针防多病),但要根据联苗的特点合理性地制订预防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以获得最佳免疫效果,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免疫程序。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是免疫效果问题,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与疫苗种类、性质、接种途径、运输保存有关,也与猪只年龄、体况、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同时还会受到母源抗体等体内原有抗体的影响。因此,在预防接种中均应该加以注意。

  (3)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在于预防或减少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发生。一个猪场可能发生疫病的种类很多,许多疾病目前已有有效的疫苗(如猪瘟、猪丹毒、猪流行性腹泻等),但有些疾病虽有疫苗(如大肠杆菌病、猪气喘病等),但实际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药物防治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猪场一般常用药物主要是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林肯霉素、先锋霉素等)和各种磺胺类药(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脒、磺胺喹恶啉等)。此外硝基呋喃类药(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坦啶等)以及各种驱虫药(吡喹酮、丙硫苯咪唑、驱虫灵、硫双二氯酚、左咪唑等)。

  在兽医防治技术上,一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对某些药物敏感,疗效佳(如猪丹毒,对青霉素敏感,弓形虫病,对磺胺类药敏感),但在总体上考虑群体防治无疑是一个新的途径。比如防治猪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猪萎缩性鼻炎等,将药物拌入饲料或饮水中喂服,是可取的,常用药物及其比例是:呋喃唑酮预防量为0.01%—0.02%,治疗量为0.03%—0.04%;磺胺类药物,预防量为0.1%—0.2%,治疗量为0.2%—0.5%;四环素族抗生素,预防量为0.01%—0.03%,治病量为0.05%。一般连用5—7天,也可酌情延长。也可在饲料中加土霉素、链霉素等药物,预防猪气喘病。

  在兽医临床治疗上,注意使用抗菌增效剂,它与磺胺类药并用,可增强疗效,与一些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素)合用,能起到协同作用。目前最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三甲氧苄氨嘧啶(TMP)和二甲氧苄氨嘧啶(DVD,又称敌菌净)。比如对猪弓形虫病的治疗,应用复方磺胺嘧啶(SD)或复方新诺明(SMZ)加上TMP,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猪肠道感染多见。近几年,防治肠道感染的药物也增多、主要有痢菌净、氟哌酸(诺氟沙星及其衍生物恩诺沙星、乳酸环丙沙星)、吡哌酸、喹乙醇等,这些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喹乙醇还是很好的饲料添加剂,可提高瘦肉生长率。

  饲料添加剂这几年蓬勃发展,在饲料添加剂中加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抗氧化剂、氨基酸、中草药以及微生态制剂(如促菌生、调痢生等),作为增强抗感染是药物预防疾病的新途径,已得到大家的共认和广泛应用。

  迄今,对病毒病的治疗,还没有太大的进展,因此,药物防治主要是针对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的(包括驱虫药),猪场的兽医应该要根据猪场现实检疫和诊断情况,选择药物,使之获得最佳防治效果。

  (4)消毒、杀虫、灭鼠:

  ① 消毒:

  消毒是杜绝传染源并确保猪群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任何猪场都应该重视,通常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前者是指没有发生传染病时,对畜舍、用具、场地、饮水等进行消毒,后者是在发生传染病时及发生传染病后,为控制病原的扩散对已造成污染的环境、畜舍、饲料、饮水、用具、场地及其他物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消毒的步骤:第一步应进行机械性清扫,第二步用化学消毒液消毒。

  机械性清扫是通过清扫、冲洗、洗刷等一系列搞好畜舍环境卫生方法。此方法可使畜舍微生物污染程度大大下降。在清扫和冲洗后再用化学药物进行消毒,可达到预期消毒目的。当前市面上销售的消毒剂很多,应该注意选择效力强、效果广泛、生效快且持久、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价格适宜的消毒剂。原则上讲,一种消毒剂难以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因此可依据不同环境条件选用数种消毒剂,也可选用不同消毒剂交替使用,避免永久使用同一种消毒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检疫 处理 病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