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的主要疾病(一.)传染病的防治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减食、结膜潮红,粪干硬,尿深黄,少部分病猪后肤轻度麻痹,关节肿痛,跛行。有的病猪有视力障碍,走动时乱撞。妊娠母猪患病后可发生流产、早产或延时分娩,胎儿多是死胎或木乃伊胎,有的仔猪生后数天痉挛死亡。母猪流产后不影响下一次配种。公猪除有以上症状外。常发生睾丸肿胀,多呈一侧性,以后多数病猪睾丸萎缩,丧失配种能力。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发生在脑、脊髓、睾丸和子宫。病猪脑膜和实质充血、出血、水肿。睾丸实质充血、出现坏死状。流产胎儿常见脑水肿,脑膜充血,有的脑液化积液或发育不全。皮下水肿,胸腔和腹腔积液,肝、脾有坏死灶。
防治措施
本病主导性防治措施是防蚊灭蚊和免疫接种。


--------------------------------------------------------------------------------

18.痢疾
病 原
猪痢疾密螺旋体
流行特点
本病只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以7~12周龄多发。发病无季节性。传播缓慢,流行期长。
病理变化
最急性病例表现为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表现为精神、食欲不振,粪便呈黄色或水样,带有血液和粘液及纤维索片,病猪弓背、消瘦。慢性病例表现时轻时重的粘液出血性下痢,生长发育受阻。病变局限于大脑,急性期以大肠壁和肠系膜充血、水肿为主,以后以肠粘膜坏死性炎症为主,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呈麸皮样或豆腐渣样外观。
鉴别诊断
注意与仔猪八戒副伤寒、鞭虫病、猪肠腺瘤、肠道溃疡等疾病相区别。
防治措施
引进猪前应做检疫,并隔离观察员1个月以上。猪场应搞好清洁与消毒。无病猪场一旦发病,最好全群淘汰,彻底消毒并空圈2~3个月。本病无疫苗可供预防。预防或治疗可用痢菌净,治疗量为猪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天2次,连用3~5天;预防量(拌料)为50克/吨饲料,可连续使用。痢特灵,治疗量(拌料)为300克/吨饲料,连用14天;预防量(拌料)为100克/吨饲料,可连续使用。


--------------------------------------------------------------------------------

19.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病 原
主要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I相菌和产毒素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主要侵害幼猪,长白猪最易感。病原体随病猪和带菌猪的鼻腔分泌物排出,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临床症状:病猪打喷嚏,有鼾声,鼻孔流出分泌物,不时拱地或搔扒,摩擦鼻部。鼻甲骨逐渐萎缩,鼻和面部变形,鼻向上翘起或坏向一侧。
病理变化
主要是鼻甲骨萎缩、卷曲(以鼻甲骨的下卷曲最常见),变得小而钝直,甚至消失,使鼻腔变成一个鼻道,鼻中隔弯曲。鼻粘膜常有脓性或干酪样分泌物。
防治措施
对引进猪应检疫,阴性猪隔离观察期在1个月以上。猪群发病后应将患猪全部育肥猪屠宰,经彻底消毒后重新引种。预防和治疗本病,可用金霉素100克/吨饲料、青霉素50克/吨饲料混合;或泰乐菌素100克/吨饲料混合,连喂4~5天。也可用灭活菌苗给妊娠母猪或仔猪免疫,方法为:妊娠母猪在预产期前2个月时皮下注射1次,剂量为l毫升,预产期前1个月时再皮下注射1次,剂量为2毫升;下—胞在猪预产期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2~5毫升。对非免疫母猪所生的仔猪,在1周龄及3~4周龄各皮下注射1次,有加速清除鼻腔细菌的效果。若配合滴鼻免疫,效果更好。


--------------------------------------------------------------------------------

20.先天性肌阵疼
本病是新生仔猪的一种散发性的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骼肌群发生痉挛性收缩,又名先天性震颤,俗称仔猪抖抖病或跳跳病。本病分布广泛,许多国家都有报道,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有人试验证实,是由一种先天性震颤病毒引起的。
诊断要点
本病是一种垂直感染的疾病,无论种公猪或种母猪感染后都不呈现症状,但其所产的仔猪则出现震颤性症状,一般都发生在第一胎,在同一胎仔猪中少则2~3只,多则全窝发病。
病情症状
头部、四肢和尾部的肌肉呈持续性震颤,严重时表现为有节奏的阵发性痉挛,呈跳跃姿势,仔猪行动困难无法吮奶。病死猪没有肉眼可见的病变。组织学变化为小脑发育不全,硬脑膜纵沟窦水肿、增厚和出血,小动脉轻度炎症和变性,髓鞘形成不全。
预防和治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母猪 坏死 猪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