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常见的猪疫苗病


1、猪瘟病毒疫苗

为消除母源抗体的感染,法国Ciother等和我国台湾的赖秀穗等在1979年提出并进行了仔猪超前免疫试验,即在仔猪出生到吮乳前进行疫苗接种,使其产生主动免疫力,但很多仔猪在接种疫苗后的3~10小时内出现死亡,剖检后仔猪的口、鼻青紫;腹下皮肤出现红斑;肺部出现出血斑点。这是其一。

长期乳前疫苗接种,会导致猪的免疫耐受现象的频繁出现。抗体照常产生,临床症状也不会出现,但疫苗毒不会被迅速清除,与猪只相伴而生,生生不息。长此以往,猪的猪瘟带毒现象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这是其二。

集约化猪场的出现,猪场内每周都有猪分娩、断奶,每周都有猪瘟疫苗的接种。猪瘟弱毒长期在猪场内循环,猪只不断受到疫苗弱毒的“骚扰”,继而免疫麻痹现象也随之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弱毒不断通过猪体,毒力逐渐增强,返强现象随之产生。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疫苗

现行的弱毒疫苗若接种阴性猪群,则会产生生产上的问题,在没有PRRS流行的猪群对母猪进行PRRS疫苗的免疫会导致产活仔减少,死胎及木乃伊胎儿增多;接种阳性猪群(或蓝耳流行猪群),则不会产生问题,相反可能会产生保护作用。

从理论上说,灭活苗使用后不产生安全性问题,只能刺激猪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对清除PRRSV感染的巨噬细胞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仅仅依靠灭活苗的免疫企图给猪机体建立牢固的免疫力是远远不够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PRRS的灭活疫苗也存在灭活不彻底的危险,广东汕头,湖南郴州,福建福清等地均发生了怀孕母猪怀孕后60日龄注射蓝耳灭活疫苗后发生严重流产的事件。

总之,在实施蓝耳病的疫苗免疫之前,必须了解本场的蓝耳病病毒流行情况以及抗体阳性的百分率,必须了解2型圆环病毒感染的情况,必须慎重选择疫苗接种的季节,必须高度重视蓝耳病病毒的DTH反应以及ADE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减少疫苗接种所带来的生产上的损失。

3、猪圆环病毒疫苗。猪2型圆环病毒,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大小为1.7kb,主要由两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组成,ORF1编码Rep蛋白,与病毒的复制有关,ORF2编码核衣壳蛋白,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实验证明,大肠杆菌表达的ORF2基因产物,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圆环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容易沉积在肾脏和皮肤内,所以,在实施弱毒疫苗接种前,要采取免疫抑制的调节措施防止PDNS的出现;当然,过度的免疫抑制也会促使PMWS的出现。

4、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基因缺失苗一旦遇到互补基因,毒力返强的后果则会更加严重。近年来的实验室检测情况说明,某些所谓的gE基因缺失疫苗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当然,即使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若不采用早期的滴鼻免疫,一旦“野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则很难从猪场将伪狂犬病“野毒”净化。

5、口蹄疫病毒疫苗。目前所用的口蹄疫疫苗是一种灭活的疫苗,可以刺激猪机体产生足够的疫苗抗体。但由于口蹄疫的主型较多,主型之间基本无交叉免疫;即使同一主型内的不同亚型之间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免疫保护。

若口蹄疫疫苗灭活不彻底,接种次数越多,诱导感染口蹄疫的风险性也越大。国际上的经验证明,若使用混有未灭活病毒的疫苗接种猪只,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猪群将出现口蹄疫疫情。

总之,在口蹄疫的防疫中,疫苗接种的效果是值得商榷的,只有生物安全措施才是最为重要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病毒 口蹄疫 抗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