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绿色食品肉猪疫病防治的细则




2.时装猪车不得进入猪场,可由猪场工人将猪运至车上,甚至大路上。

3.猪场内部猪只(尤其是育肥猪)的转移应受到严格的限制,否则疫病可能从这一区传到那一区.

4.饲料进货应以可弃置材料(纸袋或塑料袋)包装或散装。

5.尸体应尽快埋掉或运走,尸体解剖应尽快完成。猪场最好是使用易封闭的储运罐,装运尸体。

6.病猪应与健康猪分开,关入标明病畜的隔离舍。

7.应消灭鼠患虫害,讲究卫生是防止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8.卫生和防护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发生疫情时,一空舍就应立即清扫和消毒。

二、猪场的卫生

1、每天消除猪舍粪便,带仔母猪的猪圈每天清洗两次;

2、提供良好的排泄沟,排泄液体、粪便以便保持猪圈干燥;

3、粪堆应合理堆放,不得靠进场内建筑;

4、水槽、饮水器应定期清洗,饲养用具、桶、铲等应保持清洁,建议各区工具专用;

5、一次倒空整个舍,以便于两批(全进全出)之间的清扫和消毒;

6、饲喂信道、饲料仓库、墙壁、窗户应定期清扫;

7、猪舍周围的院子应铺设硬地面以防泥沙被带入。

三、猪场的消毒

消毒是采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手段杀灭和减少生产环境中病原体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综合性防疫措施中最常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1、消毒分类

(1)日常消毒也称为预防性消毒,是根据生产的需要采用各种消毒方法在生产区和猪群中进行的消毒。主要有日常定期对栏舍、道路、猪群的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等;临产前对产房、产栏及临产母猪的消毒,对仔猪的断脐、剪耳号、断尾、阉割时的术部消毒;人员、车辆出入栏舍、生产区时的消毒;饲料、饮用水及至空气的消毒;器械如体温表、注射器、针头等的消毒。

(2)即时消毒亦称为随时消毒,是当猪群中有个别或少数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立即对其所在栏舍进行局部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猪只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

(3)终末消毒也称为大消毒,是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对全场或部分猪舍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理与消毒。主要用于全进全出,当猪群全部自栏舍中转出空栏后,或在发生烈性传染病的流行初期和在疫病流行平息后,准备解除封锁前均应进行大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主要包括机械性清扫刷洗、高压水冲洗、通风换气、高温高热(灼烧、煮沸、烘烤、焚烧等)和干燥、光照(日光、紫外线光照射等)。

(2)化学消毒法采用化学药物(消毒剂)杀灭病原是消毒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理想消毒剂必须具备抗菌谱广、对病原体杀灭力强、性质稳定、维持消毒效果时间长、对人畜毒性小、对消毒对象损伤轻、价廉易得、运输保存和使用方便,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考虑病原体对不同消毒剂的抵抗力、消毒剂的杀菌谱、有效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对消毒对象及环境温度的要求等。

(3)生物学消毒法对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粪便、粪污水、垃圾及杂草采用发酵法利用发酵过程所产热量杀灭其中病原体,是各地广泛采用的方法,可采用堆积发酵。此外在搞好猪舍内外环境卫生消毒的同时,在场区内适度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

3.消毒设施和设备消毒设施主要包括场和生产区大门的大型消毒池、猪舍出入口的小型消毒池、人员进入生产区的更衣消毒及消毒信道、消毒处理病死猪尸体的尸体坑、粪污消毒处理的堆积发酵场等。常用消毒设备有喷雾器、高压清洗机、高压灭菌容器、煮沸消毒器、火焰消毒器等。

4.消毒程序根据消毒种类、对象、气温、疫病流行的规律,将多种消毒方法科学合理地加以组合而进行的消毒过程称为消毒程序。例如全进全出系统中的空栏大消毒的消毒程序可分为以下一些步骤:清扫?高压水冲洗?喷洒消毒剂?清洗?熏蒸?干燥(或火焰消毒)?喷洒消毒剂?转进猪群。消毒程序还应根据自身的生产方式、主要存在的疫病、消毒剂和消毒设备设施的种类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加以制定。有条件的场还应对生产环节中关键部位(例如产房)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

5.消毒制度按照生产日程、消毒程序的要求,将各种消毒制度化,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使用消毒剂的种类及其使用浓度、方法、消毒间隔时间和消毒剂的轮换使用,消毒设施设备的管理等,都应详细加以规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疫病 免疫 处理 消毒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