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绿色食品肉猪疫病防治的细则




(9)、对不同品种猪的疫病控制应有所侧重,如长白猪较易患喘气病,大白猪易患萎缩性鼻炎等。只有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起应有的防制效果。

4、加强猪群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1)、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做好猪舍环境的控制,适当调整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改善猪舍的空气环境。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温、卫生清洁工作,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的环境中。

(2)、提供猪群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量,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3)、加强运动,增强肢蹄结实度和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感性。

(4)、实行标准化饲养,抓好母猪进产房前和分娩前的猪体消毒、初生仔猪吃好初奶、固定乳头和饮水开食的正确调教、断奶和保育期饲料的过度等问题,减少应激,防止母猪围产期疾病、仔猪断奶综合症等病的发生。

5、种源的净化工作

(1)、坚持自繁自养,有时为了补充种猪,需引进外场种猪,必须从没有疫病流行地区并经过详细了解的健康种猪场引进种猪,经隔离30天,严格检疫,确认无任何疫病,对伪狂犬病、繁殖和呼吸综合症要特别重视,需要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确认为阴性,并监测猪瘟、口蹄疫抗体情况,进行本场常规的免疫注射后方可转入生产区舍混群饲养。

(2)、后备猪选择过程中应重视提高种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可根据每胎育成头数和后代日增重、饲料报酬等一些育种指标来衡量,弃弱留强,逐渐淘汰生产成绩差、四肢纤细、抗病弱的个体及后代,经多代选择,提高抗病力。

(3)、定期检疫净化,防止猪只疫病垂直传播或水平扩散。

(4)、结合种猪集中配种、转群的特点,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栏舍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猪群。

(5)、采取各种措施,逐渐净化喘气病等。

6、搞好废物、污水处理和杀虫、灭鼠工作
猪场废物、污水处理是猪场疫病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结合本场的具体特点,做好粪便及污水的排放工作,特别是猪场的污水问题,显得特别重要。粪便污水的处理方法应在投资少、效果好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分级处理。
除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外,猪场应定期进行除草、通渠、灭鼠、杀虫(特别是蚊)等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提高猪场的综合防病能力。

7、加强信息的收集,警惕新病的发生
建立和健全各项防疫制度,以法治场,增强全场员工的防疫观念和意识,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生产技术人员和整体素质,避免因某一防疫环节上疏忽或差错而出现问题,全方位提高猪场对疫病的防制的能力。猪场领导平时要着重引导技术人员抓防疫的关键,重点解决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及防碍母猪正常繁殖的疾病。积极参加各方举办的兽医学术活动,加强同当地畜牧防检部门的联系,随时掌握疫病流行的信息,针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对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生的疫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8、发生疫情的应急措施

(1)、猪群出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全面彻底消毒,迅速向公司报告,制定应急措施并严格执行。

(2)、结合疫病的具体情况,加强消毒工作,对病猪进行隔离;同时加强猪群的护理工作,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抗生素以提高猪群抵抗力和防止并发其它疾病。

(3)、做好紧急接种工作,紧急免疫接种应按先健康群、后可疑群,由外向里的顺序进行紧急接种,接种量应加倍,并严格做到每注射一头换一针头。

(4)、病、死猪的尸体和废弃物作烧毁、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5)、做好灭鼠、灭蚊蝇等工作,避免病源向外扩散。

(6)、采集病料并妥善保存,及时送检,送检病料应按该种传染病性质、种类作特殊处理,防止病原污染。

(7)、最后一头病猪痊愈或处理完毕,经过一段时间封锁后,不再出现新发病的,发病场所可用生石灰加烧碱水反复刷洗消毒(2~3次以上),并经一定时间空舍后,才能恢复生产。
一、猪场防疫制度
猪场防疫制度的执行事关猪场的存亡,任何人必须执行。

1.场入口应有门有锁,车辆走消毒池,人员换鞋洗手消毒方可进入,来宾应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方可进入,一般情况不允许来宾进入猪舍,如进入猪舍必须严格消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疫病 免疫 处理 消毒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