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成员,在负染标本中,病毒粒子具有线团状的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疫区的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羊国家和地区,我国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内蒙和东北三省等主要养羊地区均存在本病。
一、预防措施
1.由于本病主要是经创伤感染,7~25日龄羔羊为出牙期,羔羊喜爱舔食异物,易损伤口腔粘膜,因此要防止饲料和垫草中芒刺的损伤,保持产羔圈舍干燥,铺撒清洁柔软垫草,并加喂适量食盐,减少啃土墙机会,保护口腔粘膜不受损伤。
2.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弱毒疫苗株作免疫接种。我国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犊牛睾丸细胞连续传代的方法,育成的弱毒株制成冻干活疫苗,适合于各种年龄的绵羊、山羊下唇粘膜划痕接种,每头接种量0.2ml,亦可于股内侧皮肤划痕接种,免疫期3个月,野外大面积使用时,保护率达80%以上。此外,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用相同方法,也研制成功弱毒疫苗。使用时作口唇粘膜内注射或初生羔股内侧皮下划痕接种,接种量均为0.2ml,免疫期可达5个月,攻毒保护率达3/4以上。有资料报道,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细胞弱毒苗,保护期可达18个月,使用时作唇粘膜下接种,每只羊0.2ml,15天后产生免疫力,怀孕母羊于产前30天或15天接种,新生羔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高水平的抗体。
3.因羊口疮与山羊痘两种病毒间有交叉中和,我国用低温培育的山羊痘弱毒苗免疫山羊后,接种羊局部无反应或仅有轻度的反应,但可抵抗羊口疮强毒的攻击,故也可用接种山羊痘弱毒苗的方法来进行免疫预防。新疆某地发生疫情,曾有人用青海省生药厂生产的山羊痘苗,紧急接种受威胁的4063只羔羊,发病150只,免疫保护率达96.31%。
4.在本病流行区还可采集自然发病羊痂皮,经研磨后用50%的甘油盐水缓冲液制成1%的病毒液,在健羊的尾根无毛处作划痕接种,经7天左右接种处发生炎症或脓疱性病变,随后结痂,数周后痂皮脱落,此法免疫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时间长达一年左右)。母羊接种应在分娩前3~4周完成。本法有散毒危险,因而仅限于疫区采用。
一般而言,弱毒苗较安全,灭活苗效果较差。但国外也有人用感染本病的麝牛的乳头瘤组织用戊二醛灭活后,加入佛氏佐剂乳化后,给2月龄的麝牛接种,可使其免受感染。
二、发生疫病时治疗措施
现将近几年来报道的成功治疗方法摘录几则如下:
1.哈拉(旱獭)油1kg溶化后与300g敌百虫混拌均匀,涂擦患部,经1天即可痊愈,用此法曾治疗12000多只羊,全部治愈。
2.病毒唑(三氯唑核苷注射液)100mg/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mL,按2∶1混合肌注,成年羊3ml,羔羊减半或2ml;局部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擦。一般用药2~3天,效果较好,治愈率高。严重病例要配合每天使用青、链霉素2次。
3.用消毒外科剪彩和摄子去掉患羊痂皮、脓疱皮,用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创面后,将冰硼散粉末(冰片50g、硼砂500g、元明粉500g、朱砂30g,研末,混匀)兑水调成糊状,涂沫患部,隔日涂药1次,连用2~3次,治疗7~10天,至患部痂皮或结痂脱落,共治疗28例,全部治愈。辅助措施,将病羊隔离饲养,用1g/L强力消毒灵作羊圈舍、场地、环境消毒,每天2次,直至病羊痊愈为止。
4.创面可选用以下药物涂擦:2%龙胆紫,或3%碘酊甘油(碘3g、碘化钾5g、75%酒精10ml溶解后加甘油10ml)或碘松石合剂(碘酊1份、松馏油1份、石蜡油1份)。每日2次,连用3天。磺胺类药物粉剂撒布创面。或用淡盐水冲洗溃疡面后吹撒冰硼散(冰片15g、硼砂150g、芒硝18g、研为细末)每天2次,2天后溃疡面上长出新的肉芽组织,此法疗效很好。混合感染时要配合磺胺药和抗生素消炎、补液等措施。
5.清除痂垢后,创面先用0.1%高锰酸钾水洗,再用下列药物涂擦:①3%碘酊、松榴油、石蜡油(1∶2∶2)合剂,调匀后使用。②呋喃西林、鱼石脂软膏(1∶4);③碘甘油(7%碘酊70ml、加无水甘油30ml),均按每日1次,连续7天,隔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y/yangbingfangzhi/2009-06-26/1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