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羊病防治

小尾寒羊羊肠毒血症的诊治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羊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软化,又称软肾病或过食症。该病多发于春末、夏初和秋收季节。

    1 症状 羊食欲突然减退,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腹痛不安,头向后仰,口鼻流出泡沫样液体,腹围增大,体温升高,病程短,发病急,死亡率高。

    2 剖检变化 腹围明显增大,有大量的胸水、腹水,呈暗红色,真胃黏膜出血及脱落,小肠出血,呈血肠样。大肠内容物黑色恶臭,肺水肿出血,肝肿大质脆,肾肿大质软如泥,胆囊肿大出血。根据临床症状、剖检所见的病理变化,诊断为小尾寒羊羊肠毒血症。

    3 防治措,施 对羊舍及其周围用生石灰进行严格消毒,圈舍内用百毒杀进行消毒。对病死小尾寒羊进行深埋或焚烧。对其它小尾寒羊即用1∶1600的百毒杀进行饮水,防止病原菌在肠道内繁殖。发病的羊口服增效磺胺嘧啶(1次7~13克),结合强心、镇痛、解毒等进行对症治疗。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取得良好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尾寒羊 羊肠毒血症 毒素 病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