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羊病防治

小尾寒羊梨形虫病的诊治


    2003年7月以后,洛阳市新安县的城关、五头两个乡镇的小尾寒羊发生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流行病。8月下旬,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

    1 流行病学调查

    七月初开始陆续发病,呈地方性流行,发病范围仅局限于两个乡镇的12个自然村。经调查12个自然村存栏羊1800只,发病226只,发病率为12.5%;死亡13只,病死率为5.7%。该病以体格差的羊只发病率较高,圈舍通风条件差的发病率高,成年羊较幼羊发病率高。

    2 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型,病初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食欲废绝、多卧少动、便秘或下痢;病初可视黏膜充血,继而苍白、轻度黄疸;尿液颜色呈淡红色或棕红色;耳静脉采血,血液稀薄,血滴无粘合力。有的病羊出现兴奋,无目的地狂奔,突然倒地死亡。

    3 病理剖检

    尸体消瘦、贫血,尸僵明显;可视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有出血斑点;体表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胆囊肿大,胆汁浸润;脾脏肿大,被膜有出血点。肾脏有出血点,真胃黏膜肿胀有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耳静脉无菌采血,用虫体浓集法制得沉淀物,再用甲醇固定。用瑞氏染色可见虫体呈圆形、椭圆形或梨形,多沿红细胞周边分布单个存在。每个染虫红细胞内有1~4个虫体,最多可达10个。虫体边缘着色深,中央呈空泡无色区,原生质和染色质难以区分。虫体小于红细胞半径,长度1.0~2.5微米。姬姆萨染色可见虫体大小排列分布与瑞氏染色一致,但多呈梨形或椭圆形。虫体胞浆呈淡蓝色,核呈暗红色,位于虫体边缘。同一病例两种染色法相比,染虫红细胞的含虫数和红细胞染虫率,姬氏染色均高于瑞氏染色。根据上述镜检结果应为梨形虫。

    5 治疗

    5.1 杀虫 (1)贝尼尔或咪唑苯脲按1~2mg/kg体重分点深部肌注,间隔10小时肌注一次,连用两次以上,以杀死体内虫体。(2)用阿维菌素按0.1g/kg体重口服驱蜱。

    5.2 对症治疗 强心,补液,健胃。

    一般在接受治疗3天后,病羊恢复健康,治愈率达95%。

    6 讨论

    6.1 豫西地区蜱较为流行,为梨形虫的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要预防梨形虫必须进行预防性驱蜱。

    6.2 小尾寒羊的抗病性较差,一旦出现应激因素,小尾寒羊的抵抗力降低,在夏季就容易患梨形虫病。

    6.3 小尾寒羊的疾病敏感性较差,得病前期不易觉察,要早发现早治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尾寒羊 胆汁 斑点 杀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