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羔羊3周龄内的保健


缺初乳
  对策 尽早让羔羊吃上初乳,量要足够。羔羊摄入初乳量大致为其活重的5%,比如:1只4.5公斤的羔羊,应吃到225克初乳,其中,一半量在出生后,越早吃越好,另一半量在此后的10-12小时内吃完。
母羊缺奶
  羔羊出生后吃不上母奶,体质变弱,常因饥饿而死。
  剖检死羔,肠胃内无内容物,无脂肪星点。而正常羔羊的心脏、小肠和肾脏外周应有少量脂肪分布。
  对策 ①尽早发现,人工增温,勤测体温。②及时灌服1/3-1/2杯初乳,增强羔羊抵抗力。羔羊大一些时,用人工哺乳,按活重的1/5用量,用奶瓶喂,早晚2次。③皮下注射50毫升10%葡萄糖溶液。④认真检查母羊,消除病因。⑤加强预防,湿冷天气勤测羔羊体温。勤查羔羊是否吃饱,采食时常有个别羔羊从母羊胯间偷奶吃。一般这类羔羊的头脸部有黄污,容易辨别,对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哺乳或提前补饲。  致伤
  主要有骨折、肝脾裂、窒息等,多见于羔羊产出时助产致伤、母羊分娩时起立致伤、踩卧压伤和羔羊吸吮其它母羊奶时被误伤。严重致伤的羔羊多半死亡。
  对策 消除各种致伤因素,防患于未然。这类羔羊即使存活,生长发育也滞后。
  脐带感染
  新生羔羊的脐带为0.6-1.2厘米粗的中空管,直接通入腹腔与肝相连,在其生后几天干瘪不了,是体外细菌侵入羊体的通道。还有一种脐带感染,在羔羊3周龄前不显症状,但在关节处有脓肿,发热,行走困难,跟不上母羊,被哺乳的机会减少,最后因饥饿致弱而死亡。
  对策 羔羊出生时用碘酊浸泡脐带。
  腹泻
  羔羊3日龄内尚未转出产羔单间时易发生水泻,脱水严重时易致死。5-7日龄后羔羊的小肠功能开始完善,能缓和消解细菌的作用,发病少。
  对策 因羔羊幼小,仅1-3日龄,经不起细菌感染,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①母羊产前30天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制剂。但要注意,其有效期短,对产羔后期出生的羔羊可能效果不大。②母羊产羔前30-45天剪毛,或是单剪乳房部位毛。所有母羊不能踩踏泥浆和污粪浆。③不准重复使用产前扫出的垫草,也不能拿其铺垫临产母羊舍。④病羔羊单间全面清扫消毒,喷洒石灰水,粪污地方用热漂白粉水擦洗。
  C型肠毒血症
  这是由一种存在于土壤中的梭菌孢子毒素引起的疾病。主要见于1-2周龄羔羊营养紊乱时,如抢食过饱、开始补饲或吮奶量骤然增多(多见于双羔中有一羔死亡时)。羔羊染病后,发病快,常突然死亡,或表现有腹痛、惊厥,2-12小时内死亡。有时出现血痢,剖检死羔,小肠有出血性黑点。
  对策 发病太快,很难治疗,主要做好预防工作。①母羊产前30天注射疫苗。②对未注射疫苗的母羊所生的羔羊,2-3日龄注射1次疫苗,2周龄再注射1次。③皮下注射5-10毫升抗血清。<--ZJEG_RSS.content.end--><--<$[信息内容]>end-->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羔羊 细菌 其它 抗血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