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牛剖腹产手术方法



  在利用克隆技术繁殖奶牛的过程中,常选用黄牛作为受体牛。黄牛与奶牛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体型大小相差较大。怀孕后期易因胎儿大而出现难产现象,为确保胎儿顺利出生,适时施行剖腹产手术是克隆牛安全出生的一项有效方法。现对5例克隆牛剖腹产的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1 术前准备

  前两例双胎母牛中,第一头牛由于时间仓促,就地进行手术。第二头牛消瘦、精神沉郁、一天未进食,术前进行了强心补液。但麻醉保定后,尚未进行手术牛即死亡。以后的三例手术采取术前24小时对患畜禁食的措施。由于天冷,手术在室内进行,在地面上铺一层厚的铡碎的豆秸,呈前高后低的斜面,并根据牛体的大小在腹部位置预留一个坑,以减小腹内压力。术部在麻醉前剃毛、清洗。手术器械高压灭菌、消毒。

  2 手术过程

  2.1 麻醉

  用846合剂注射液作浅麻醉或镇静。用0.5%盐酸普鲁卡因在术部进行浸润麻醉。

  2.2 保定

  左侧卧保定,将两前肢和两后肢分别固定在一根圆木上,充分显露术部。将颈部用草袋垫高,口鼻端下斜,以利于口鼻分泌液的流出。

  2.3 切口定位

  自髋结节至腹中线的垂线与右侧乳静脉外侧10~15厘米处的平行线的交点,向前做一长约40厘米的切口。

  2.4 手术步骤

  2.4.1 切开腹壁,在切开腹膜前彻底止血:用手术刀在腹膜上先切一小口,然后在食指和中指的引导下,用手术剪将切口扩大。切开腹膜后,双手伸到子宫下方,在将胎儿托起的同时,向前推移大网膜,充分显露子宫角。腹腔内填入灭菌纱布或灭菌大布单,以防肠管及大网膜脱出。然后隔子宫壁抓住胎儿肢体某部向切口外牵拉,使子宫壁紧靠腹壁切口,被抓持的部分达切口外。子宫壁切口选在血管较少的部位,避开子叶做一与腹壁切口等长的切口,要一次全层切透,但不切开胎膜,在子宫切口的前后分别用4把舌钳固定子宫壁。子宫切口附近的胎膜会随羊水的压力而移至切口外,切开胎膜拉出胎儿。边拉胎儿边向外牵拉子宫,可防止胎水流入腹腔。胎儿拉出后,将脐带中的血液挤向胎儿处,然后断脐。

  2.4.2 缝合子宫:胎儿拉出后,助手抓好舌钳,以防子宫壁缩回腹腔。术者尽量将胎衣剥离干净,但不能强行剥离。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子宫腔,然后在子宫腔内撒入400万单位青霉素和200万单位链霉素。用7号丝线对子宫壁切口由后向前进行库兴氏缝合,缝合完毕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子宫壁。

  2.4.3 闭合腹腔:取出大布单,将大网膜复原。用10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间断缝合腹黄筋膜,常规缝合肌层与皮肤,并在皮肤创口周围涂2%碘酊,外打结系绷带。

  2.5 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应当注意对母牛保暖,并给予易消化的饲料,饲喂量不要过多;术后按常规治疗处理,预防术部和子宫感染;同时应用钙制剂和催产素,以促进胎衣排出和子宫复原。

  3 讨论

  3.1 全身麻醉不宜过深

由于许多麻醉药都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产生麻醉作用,引起新生犊牛深睡或呼吸抑制,这对活力不足的克隆牛来说,危险性更大。因此,应当降低麻醉深度,对母牛仅起到镇静作用即可。

  3.2 瘤胃臌气与腹内压过大的预防  由于瘤胃体积大,且易出现臌气现象影响手术进行,因此在左侧卧保定时,可铺上软草,腹部的位置留出一个坑,或挖手术减压坑,以减少压力。术前用胃管投服适量40%酒精,具有止酵作用,并可防止瘤胃臌气。

  3.3 手术切口应适宜

作为优良品种的克隆牛,在确保母子平安的前提下,要以保胎儿为主。因此选择术部应方便胎儿的拉出和护理,且有利于手术操作,目前切口常选部位是腹中线与右乳静脉之间和右侧肷部以下与肋弓呈平行切口,将切口选在右侧乳静脉外10~15厘米处,切口长约40厘米,拉出胎儿和缝合腹壁等操作均较顺利。

  3.4 胎衣的处理应遵循适可而止的原则

子宫切口周围的胎衣应剥离干净,其它的尽量剥离,但不能强行剥离。否则会发生子宫内出血,同时造成子宫内膜的损伤而引发术后感染。另外胎儿拉出后,子宫会很快回缩,若耽误时间过长,则不利于缝合。

  3.5 子宫壁的缝合

目前通常采用双层缝合的方法。根据笔者的经验,可采用浆膜肌层连续内翻缝合的方法,从距创缘l厘米处进针,穿透浆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但不穿透黏膜,只缝合一层。应当注意内翻不能过多,否则不利于恢复。这既可以节省时间,避免子宫回缩而难于缝合,又可以减少异物对子宫壁的刺激,减少子宫炎的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灭菌 母牛 奶牛 黄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