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舍饲养羊疾病的预防及常见病防治


舍饲养羊除饲养管理方面与放牧饲养有不同之外,在疫病预防及常发病上也与放牧养羊有很多不同之处。笔者多年从事疫病防治工作,几年来又接触很多舍饲养羊的饲养场、大户,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舍饲养羊疫病的预防及常见病防治总结如下。

1 舍饲羊病的预防——无病防在先

舍饲养羊羊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疫、检疫工作,坚持定期驱虫、预防中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1.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体的抵抗力

1.1.1 坚持自繁自养。羊场或养羊专业户应选择健康的良种公羊和母羊,自行繁殖,以提高羊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减少入场检疫的劳务,防止因引入新羊带来病原体。同时做好系谱记录,防止近亲交配。

1.1.2 做好饲料贮备,满足羊营养需要,提高羊的抗病力。

营养对正在发育的幼龄羊、妊娠期和泌乳期的成年母羊和种公羊尤其重要,特别在配种期更需要保证较高的营养水平,

饲料应多样化、营养全面,以利生长发育与繁殖。

1.1.3 在舍内应有适度的运动,防止引起前胃迟缓等疾病。

1.2 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

1.2.1 环境卫生 从建场开始就应考虑场地的卫生、防疫设施,地势高、交通方便而又远离公路,水源水质条件好而不在低洼处建场,有一定规模的场要有兽医室、人工授精室等。平时为了净化周围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的机会,一是对羊的圈舍、活动场地及用具等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二是粪便及污物要做到及时清除,并堆积发酵。三是防止饲草、饲料发霉变质,尽量保持新鲜、清洁以及其水源的清洁。四是注意消灭蚊蝇,防止鼠害,飞鸟等。

1.2.2 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杀灭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羊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1.2.2.1 羊舍消毒 羊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和夏凉以外,平时还应做好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进行1次消毒,整个羊舍用2%~4%氢氧化钠消毒或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

1.2.2.2 入场消毒 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氢氧化钠溶液,入场人员要更换鞋,穿专用工作服,并做好人员登记;场大门车辆出入口设消毒池,经常喷4%氢氧化钠溶液或3%过氧乙酸等。消毒方法是将消毒液盛于喷雾器,喷洒天花板、墙壁、地面,然后再开门窗通风,并用清水刷洗饲槽、用具,将消毒药味除去。如羊舍有密闭条件,可在舍内无羊时,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24h,然后开窗通风24h,福尔马林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用25~50ml,

加等量水,加热蒸发。在一般情况下,羊舍消毒每周1次,每年再进行2次大消毒。产房的消毒,在产羔前应进行1次,产羔高峰时要多次进行,产羔结束后再进行1次。在病羊舍、隔离舍的出入口处应放置浸有4%氢氧化钠溶液的麻袋片或草垫,以免病原扩散。

1.2.2.3 地面土壤消毒 土壤表面可用10%漂白粉溶液、4%福尔马林或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停放过芽胞杆菌所致传染病(如炭疽)病羊尸体的场所,应严格加以消毒。首先用上述漂白粉溶液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cm以上,撒上干漂白粉与土混合,将此表土妥善运出掩埋。

1.2.2.4 粪便消毒 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最实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即在距羊场100~200m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将羊粪堆积起来,喷少量水,上面覆盖湿泥封严,

堆放发酵30d左右,即可作肥料。

1.2.2.5 污水消毒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污水引入处理池,加入化学药品(如漂白粉或其它氯制剂)进行消毒,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1L污水用2~5g漂白粉。

1.3 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羊体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接种疫苗可激发动物机体对某种传染病发生特异性抵抗力,

使其从易感转为不易感的一种手段。在平时常发生某种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潜在危险的地区,有计划地对健康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地区、各羊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各异,而可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又不尽相同,免疫期长短不一,因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疫 饲料 羔羊 免疫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