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某波尔山羊养殖场从上海某种羊场引入一批波尔山羊,引入几个月 " /> 波尔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分离鉴定-饲养管理-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波尔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分离鉴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我省某波尔山羊养殖场从上海某种羊场引入一批波尔山羊,引入几个月就发现一只大公羊体表淋巴结主要是肩前淋巴结和股前淋巴结发生脓肿,此后,同舍内的母羊也相继受到感染。由于该羊群是放养,羊舍墙壁为土墙,发生脓疱的羊在墙上磨擦,脓疱破溃,污染羊舍和草地,所以很快波及全群。大羊发生率高,小羊发生率低。?

发病羊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肩前淋巴结和股前淋巴结发生脓肿,随着时间的延长,脓肿逐渐增大,最后形成如鸡蛋大小的脓疱,干酪样淋巴腺炎。切开脓疱,脓汁质地均匀如牙膏状,呈白色至灰白色,没有臭味。病羊皮肤痒,经常相互磨擦或在墙上磨擦,最后脓疱破溃。严重的病羊发生全身性感染,表现为咳嗽、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母羊被感染后,除了发生干酪样淋巴腺炎外,还发生流产。此次分离到的伪结核棒状杆菌在我省尚属首次,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采集 用毛剪剪去病灶外的毛,先用碘酊消毒,后再用酒精消毒,然后用灭菌玻璃注射器从病羊的体表脓疱抽取脓汁,装于灭菌试管内,供分离用。

?

1.2 培养基 主要有普通琼脂平板,牛血清马丁肉汤,全血琼脂平板,亚碲酸钾血液琼脂平板选择培养基,吕氏血清斜面,均由本实验室配制。?

1.3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取脓汁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后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

?

1.4 细菌的分离培养 取脓汁接种于血清肉汤中,5%~10% CO?2条件下培养24~48 h后,染色镜检,如有疑似该菌再进一步进行鉴别培养。

?

1.5 鉴别培养 取肉汤培养物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全血琼脂平板、亚碲酸钾血液琼脂平板等选择培养基,观察菌落特点。?

1.6 异染颗粒检查 把纯化菌接种于吕氏血清斜面培养24~48 h,取此培养基上的菌体,用Albert法染色。

?

1.7 生化试验 取纯培养物,接种于相关的生化试验培养基中培养48 h观察结果。

1.8 动物实验 取血清肉汤48 h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家兔和小鼠。家兔一组皮下接种2 ml,另一组腹腔接种2 ml,小鼠腹腔接种0.5ml。每日观察。?

2 结果?

2.1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脓汁直接涂沫于载玻片上干燥、固定,革兰氏染色后于显微镜油镜下观察,可见到大量杆状或球杆状革兰氏阳性菌,排列呈典型的栅状。球杆状菌的排列与葡萄球菌的排列颇为相似。无芽孢、鞭毛及荚膜。?

2.2 细菌的分离培养 血清肉汤中,初次分离在5%~10% CO2的条件下,37℃培养24 h后肉汤轻度混浊,48h后,菌体沉淀于管底,上部变为澄清。

?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细菌 坏死 灭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