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影响泌乳期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饲料因素




    通常奶牛日粮中脂肪含量大约为3%,这对于泌乳期的高产奶牛来说,是不够的,因此,可以考虑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提高饲料能量浓度的办法,来缓解泌乳初期的能量不足。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对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进行了研究,大量的研究证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有效改善奶牛的能量供应,提高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改善奶牛健康状况。其添加方式有直接添加脂肪、添加过瘤胃保护脂肪和添加脂肪酸合成物等。

    可用于直接添加的脂肪,主要有植物油类、动物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油酸)。优点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缺点是直接添加对瘤胃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抑制瘤胃微生物的活动,降低纤维素的消化率。

    2.5 提供足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在提高饲料能量浓度的同时,电需要足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使乳蛋白顺利合成。一般建议,高产奶牛在泌乳前期,蛋白含量应恒定在17%,中后期日粮中蛋白含量应保持在13%~15%,因为在泌乳前期,奶牛体重损失严重,而高蛋白对体况恢复效果明显。另外,乳蛋白合成所需的氨基酸,虽然大多数由微生物蛋白提供,但仍有30%左右是由非降解蛋白提供,而且随产奶量的提高,对非降解蛋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所以饲粮中应适当添加保护性蛋白质或氨基酸。

    蛋白质过瘤胃保护技术,包括加热处理、甲醛处理、包被处理、单宁保护处理、乙醇处理及锌盐处理等方法,还有瘤胃外排速度的调控(根据日粮结构、颗粒大小及密度促进瘤胃外排速度)、利用食管沟反射(如把饲料制成悬浮液)、脱氨基酶抑制物、生物学调控及真胃或十二指肠灌注技术等。但是单靠添加过瘤胃保护性蛋白质,并不一定能提高产奶量,这是因为过瘤胃蛋白质在小肠内不容易消化或过瘤胃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平衡,因此添加过瘤胃氨基酸效果更好。过瘤胃氨基酸有两大类,第一大类包括氨基酸类似物(MHA)、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氨基酸聚合物,第二大类是包被氨基酸,选择对pH值敏感的材料(如脂肪、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苯乙烯等),对蛋氨酸及赖氨酸进行包被处理,其在瘤胃中稳定(PH 5.4左右),在真胃(pH2.4左右)内可以释放出来,到小肠后被吸收。也可采用十二指肠灌注氨基酸技术。

    2.6 供应足量的纤维素

    为了使补充能量添加剂的效果更佳,日粮中要有优质的干草,以提供充足的纤维量,使瘤胃产生的乙酸量增多,乙酸的生成和吸收使乳腺组织合成足量的短链脂肪酸。研究表明,奶牛日粮中干物质粗纤维应在17%的水平,粗纤维中的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必须含有35%~40%,对保证瘤胃环境和促使微生物的正常发酵会有好处。

    2.7 及时补充矿物质

    高产奶牛每天从牛奶中排出大量的矿物质,如日泌乳30千克的奶牛,每天从牛奶中排出钙35.7克、磷25.2克、钠21.6克、氯41.1克,一般饲料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必须专门供给,适当添加。一般认为添加脂肪后,钙、镁的添加量应分别提高到饲草干物质采食量的0.9%~1.0%和 0.2%~0.3%;适当添加碘,可显著提高产奶性能,一般认为碘化钾在日粮中添加量以10mg/头?日为宜,碘添加量过高时产奶量反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饲料中添加锌盐时,牛奶的含锌量随之增加,试验还表明饲料中添加蛋白锌比氧化锌更易吸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饲料 处理 粗纤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