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影响泌乳期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饲料因素


    高产奶牛午产奶量在7000kg以上,其特点是机体新陈代谢旺盛,采食量大,饲料转化率高。目前,要想使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就必须提供给奶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充足的日粮,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都是能量不足影响奶牛的生长、限制生产。

    1 存在的问题

    奶牛在泌乳期,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的需要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但是能量需要在泌乳初期容易出现负平衡,却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谷物饲料来满足,这主要由于饲料中淀粉和籽实过多,使得粗纤维量相对不足,影响瘤胃正常的发酵机能,使丙酸比例增加,乙酸比例减少,瘤胃pH值降低,微生物区系改变,维生素消化率降低,结果会导致低乳脂综合症,奶牛酸中毒及其他代谢障碍。

    如果不增加精料比例,奶牛会由于干物质的进食量不足,处于能量负平衡,使它不得不动用体脂来供给能量,于是体脂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可进一步氧化供能。而体脂的分解,将会导致奶牛体重下降,限制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具体表现为产奶量下降,无法达到泌乳高峰,代谢机能紊乱,还有可能导致发生奶牛酮病和脂肪肝。

    2 解决方法

    2.1 提高饲料适口性,增进食欲

    可以利用一些香味剂增进奶牛食欲。由于奶牛对甜味反应敏感,可饲喂些甜味剂,制糖副产品糖蜜是较好的甜味剂之一,它的价格比较低廉,而市售的一些食品用甜味剂则一般价格较高,另外也可喂些甜菜丝。同时,町坚持少食多喂的原则,增加每天饲喂次数,每天可喂4~6次。

    2.2 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日粮消化率

    粗饲料品质越差,则消化率越低,在胃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越长,必然影响采食量。据报道日粮中不可消化干物质是影响奶牛饲料进食量的主要因素,并且在一定限度内干物质进食量随日粮消化率的上升而增加,但二者并不是简单线性的递增。当干物质消化率在52%~68%之间时,干物质进食量随干物质消化率而增加,当消化率超过68%时,采食量与牛的能量需要量相关,而牛的能量需要量又由产奶水平决定。因此,日粮组成品种应多样化,多品种搭配,注意采食量与消化率的协调性,尽量在产奶前期提供一些优质的粗饲料。一般在分娩后40~50天要给牛多喂一些易消化、营养浓度高的饲料,特别是过瘤胃的一些营养物质,例如蒸煮、烘焙的蛋白质精料。

    2.3 使用适当的添加刑,稳定瘤胃的pH值

    为了满足奶牛泌乳期能量需要,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提高干物质的采食量,加大精粗比(60∶40),但过分地增加精料,会带来许多副作用,一般在增加精料的同时,需向饲料中添加缓冲剂、异位酸或酵母培养物。

    缓冲剂有小苏打、食用碱、氧化镁、膨润土、草木灰等,一般选用碳酸氢钠和氧化镁2∶1的混合物。添加缓冲剂的好处是可以维持瘤胃的pH值在6.0以上,有利于纤维分解菌的生长,使纤维消化率升高;可以减少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提高蛋白利用率;可以提高淀粉酶活性,促进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可以促进乳腺对乳脂前提物的吸收,提高乳脂率。其用量为干物质的0.6%~0.8%。异位酸主要包括异丁酸、异戊酸、异己酸等脂肪酸,添加异位酸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含量,增加纤维素的消化率,增进食欲,提高血糖浓度,增加产奶量,纠正能量负平衡。有报道指出,给奶牛每日添加85g异位酸,可以提高产奶量2.7kg。

    酵母培养物(Yeast cullum,YC)是包括活酵母细胞和用于培养酵母的培养基在内的棍合物。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是目前国内外制备酵母培养物的常用菌种。YC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维持稳定的瘤胃pH值,刺激瘤胃消化纤维,提高挥发酸的产量和改变挥发酸比例;YC还导致瘤胃乳酸浓度下降,有利于进食量提高。在泌乳初期饲喂酵母培养物对于稳定瘤胃环境有一定的作用,因为这期间奶牛要经历从干奶牛饲粮到高能量饲粮的转换。研究表明,在产奶初期每日每头添加15~115g,有助于防止进食量的下降和提高产奶量。

    2.4 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饲料 处理 粗纤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