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犊牛脐疝的诊疗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疝是腹部的内脏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疝由疝轮,疝囊和疝内容物组成,当疝发生的解剖部位位于脐孔处时称为脐疝。奶牛的脐疝多见于犊牛,一般是先天性原因为主,属于遗传性疾病。犊牛的先天性脐疝多数在出生后数月逐渐消失,少数病例越来越大。发生原因是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脐部化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
  发病原因
  胎儿的脐带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从胎儿体内延伸出来,同胎膜相连接,并通过胎膜与母体进行“新陈代谢”的过渡器官。胎儿的脐静脉、脐动脉和脐尿管通过脐带走向胎膜,它们的外面包围着疏松结缔组织。当胎儿出生后脐带被扯断,血管和脐尿管就变成空虚不通,而在四周则结缔组织增生,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闭合脐孔。在正常情况下,犊牛产后3天左右,脐轮即缩至正常大小,脐带开始脱落。7-8天脐轮即完全闭合。如果不正确的断脐(如扯断脐带血管及尿管留的太短),腹壁脐孔则闭合不全,再加强力努责或用力跳跃等原因,促使腹内压增加,肠管容易通过脐孔而进入皮下形成脐疝。
  ⒈产房潮湿 个体养殖户一般没有专门的产房和犊牛护理区,产后羊水、粪尿未及时清理,圈内非常潮湿,地面污染较严重,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增加了犊牛脐带感染的机会。
  ⒉断脐过短,消毒不严 断脐时不固定脐带的近心端,由犊牛自行扯断,或留脐带过长或太短,都易导致脐孔破损,使腹腔脏器脱落,形成脐疝。
  ⒊犊牛相互吮吸 犊牛间相互吮吸脐带也是引起感染的原因。
  ⒋近亲交配 据调查近亲交配的犊牛脐疝、腹股沟阴囊疝的发病率较高。
  ⒌腹压突然增大 当犊牛在争斗、撒欢、便秘、咳嗽时,都会使腹内压突然增大。在脐孔尚未完全闭锁之前,小肠和肠系膜易挤入脐孔形成脐疝。
  临床症状
  病牛脐部呈现显著局限性半球形肿胀,质地较软,也有的紧张,一般无红、热、痛等炎性反应。病初多数能在改变体位时疝内容物还纳回到腹腔,并可清楚摸出疝轮,听诊时可听到肠蠕动音。随着病程的延长,犊牛脐疝一般由拳头大小可发展至排球大小,甚至更大。由于结缔组织增生及腹压增大,往往摸不清疝轮。脱出的网膜常与疝轮粘连,或肠壁与疝囊粘连,也有疝囊与皮肤发生粘连的报道。嵌闭性脐疝虽不多见,一旦发生就有显著的全身症状,病牛极度不安,出现不同程度的疝痛,食欲废绝,如不及时进行手术常会引起死亡。外伤性脐疝主要是受伤后局部突然出现一个局限性扁平柔软的肿胀,触诊时有疼痛,常为可复性,多半可摸出疝轮。伤后第二天起炎性症状发展变为愈来愈大的扁平肿胀,逐渐向下向前延伸,本病同时可伴发淋巴管断裂及淋巴液流出,进而导致浮肿。
  诊断
  本病可根据临床症状较容易地作出诊断,但同时要注意与脐部脓肿、血肿、肿瘤、蜂窝织炎等区别,必要时可慎重地做诊断性穿刺。
  ⒈脓肿:可见局部红、肿、热、痛的表现。脓肿成熟后,中央部一般较软,用手触压似有波动感。再进一步发展,则皮肤破溃向外排脓。
  ⒉淋巴外渗:发生较慢,病程长,既不会发生疝痛症状,也不存在疝轮。凡是存在疝轮的肯定是疝,体表炎性肿胀或穿刺出淋巴液,只能证明腹肌受到损伤的同时淋巴管也发生断裂。
  ⒊蜂窝织炎:局部增温,有大面积的肿胀,触压呈捏粉团状有指压痕,并有程度不同的机能障碍。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
  ⒋肿瘤:是畜禽机体中正常组织细胞,在不同的病因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产生的细胞增殖与异常分化而形成的病理性新生物。在体表形成的肿块常伴有疼痛、溃疡、出血等症状,与脐疝不同。
  治疗措施
  ⒈非手术疗法(保守疗法)
  本方法适用于疝轮较小的初发犊牛,可用疝带(皮带或复绷带),强刺激剂(如重铬酸钾软膏)等促使局部炎性增殖闭合疝口。但强刺激剂常能扩展炎症至疝囊壁以及位于其中的肠管,引起粘连性腹膜炎。国内有用95%酒精(碘液或10-15%氯化钠代替酒精),在疝轮四周分点注射,每点3-5ml,取得了一定效果。
  ⒉手术疗法
  2.1手术适应症
  2.1.1新发生的或陈旧性可复性疝,有逐渐增大趋势者,应尽早进行手术修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间断 复性 坏死 病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