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高产乳牛的饲养管理及生长激素的应用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一)高产乳牛的饲养管理

 

一、引 言

  由於地理环境的不同,世界上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乳牛饲养体系,但是不论采用什麽样的体系,都是以经济效益作为目的。例如在气候温和的地区,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良牧草,这些地区的饲养体系是以草地放牧为主,成本较低。可是在非草地饲养的国家和地区,不得不应用大量的精料来补充缺乏的营养。其实,即使在草地饲养的地区为了提高乳牛个体的单位产量而减少饲养头数,精料也是往往不可缺少的。事实上,不论在什麽样的环境条件下,光靠饲草供应高产乳牛的营养是不可能的,实验中已经发现 ( Hutton , 1995 ),不论草质有多好,也满足不了产量 4,000 公斤以上乳牛的营养需求。

  所谓的高产乳牛并不是什麽新名词,在 100 多年以前就曾经有过 10,000 公斤产乳量的记录 ( Boutflour,1967 )。随着近代育种技术不断地改进,目前世界上可以找到许多平均产乳量 10,000 公斤以上的牛群。台湾最近几年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引进了许多优秀品种的乳牛,具有很高的生产潜力。可是在目前台湾地区现行的饲养体系下,特别是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乳牛几乎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潜力。我们曾做过粗略地估计,有 1,000 ~ 1,500 公斤的产乳量因环境欠佳而损失掉,有 1,000 ~ 1,500 公斤的产乳量因未达到理想的产乳高峰而损失掉,还有 1,000 公斤的产乳量因饲养管理不当而损失掉。换句话说,目前台湾乳牛的产乳量距其应有的产乳量至少还有 4,000 ~ 5,000 公斤的差距。所以藉着合理的饲养管理,找回其中的一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二、生长阶段牛的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酪农们往往非常重视泌乳阶段牛的饲养,而常忽略了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 其实乳牛生长阶段,特别是 12 ~ 24 月龄的生长发育状况,对其终生产乳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 Waldo Capuco , 1992 )。综合很多研究资料证明:乳牛在 24 月龄第一次分娩前,体重为 550 ~ 600 公斤最为合适。同时,在性成熟 ( 青春期 ) 前,动物生长速度太快,会严重影响乳房的发育,及後来产乳潜力。一般认为在 3 ~ 9 月龄之间,应严防动物摄取过高的能量,以荷兰大型牛为例,这个阶段生长速度不应超过 600 克/天。在 9 月龄後,特别在配种後,保持母体和胎儿正常发育和生长极为重要,以使母体在分娩前达到理想的体重。

  生长过程中的牛与泌乳期一样,其真正采食的营养物质量,取决於饲料的配方和采食量本身,同时还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其实在一定的饲料配方条件下,其真正采食的营养物质也并非一个定值。最近一项应用 TMR 对 12 ~ 24 周龄的生长牛,所做的研究 ( Morrice , 1995 ) 发现,要使生长阶段乳牛达到和维持理想的体重,动物应分阶段饲喂。例如:从 12 ~ 18 周龄应用 TMB 粗精料比例 50:50 为宜。这个阶段的采食量 4 公斤乾物质;18 ~ 24 周龄应该视前阶段情况而改变饲料配方和能量浓度,使动物采食量维持在 5.5 ~ 6 公斤。实验中还发现,如果条件许可,12 ~ 24 周龄应分为三个阶段饲养:12 ~ 16 周、16 ~ 20 周、20 ~ 24 周,相应的粗精料比例分为 30 ~ 35:70 ~ 65、50:50、70:30 为宜,采食量分别为 3.5 ~ 4 公斤、4.5 ~ 5.5 公斤、5.5 ~ 6 公斤。总之要使之在整个饲养过程中维持理想的体重变化:12 周龄 100 公斤,24 周龄 175 公斤,12 月龄 350 ~ 400 公斤,24 月龄 600 公斤左右较为理想。

  分娩时和整个泌乳过程中,乳牛的体况也是非常重要的,维持适当的体况一方面可使产乳维持较高水准,同时还可以防止代谢和繁殖疾病的发生。通常是采用计分的方法来衡量动物的体况,这是根据乳牛的体态、体况和肥胖程度,人为地将动物划分为几个等级,并用数字表示出来。在许多地区都是定为 1 ~ 5 分,而在澳洲、纽西兰则定为 1 ~ 8 分,分数降低表示动物体况变差、变瘦;当动物达到最高分数时,意味着动物身体很胖,能量储备已到极高水准。根据澳洲地区的分级标准,动物在分娩和泌乳期内,维持 5 ~ 6 分最为适宜。

三、泌乳周期

  在整个泌乳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乳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高产乳牛更为明显,这是由於乳牛的泌乳量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规律,而且与相应的采食量并不同步发生,在生产上了解这一点极为重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品种 淀粉 抗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