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蛋鸡饲养

蛋鸡孵化率低的防治技术


    种鸡场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种蛋的孵化率。可引起种蛋孵化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在生产中如果能尽早找出引起种蛋孵化率下降的原因,就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具体的、实用的分析方法,供广大同行参考。 

  1 仔细对种蛋进行检查 

  1.1 外观检查 检查蛋的形状及大小是否正常,蛋壳颜色是否符合品种要求,蛋壳质量是否能满足孵化条件。 

  1.2 贮存和运输 如果种蛋的贮存温度过高,会使胚胎提前发育,导致胚胎在孵化早期死亡;温度过低,会冻裂蛋壳,冻死胚盘,甚至引起系带断裂和散黄;如果种蛋的贮存时间过长,会使气室增大,胚盘与蛋壳膜粘连。种蛋在运输过程中剧烈震动也会造成系带断裂和散黄、气室移动,甚至震破蛋壳。 

  1.3 病情检查 检查种蛋有无来自种鸡的不良影响,如种鸡是否有病、鸡龄是否过大或过小、有无近亲繁殖情况、饲料营养是否全面、饲料质量是否能满足要求。 

  2 认真了解孵化过程 

  2.1 温度 检查孵化机内温差是否过大,门表温度计是否准确,孵化阶段实际孵化温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超温报警系统是否灵敏,有无超温现象出现。 

  2.2 通风 检查孵化机是否装有排气管道,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孵化15天以后孵化机的通气孔是否全部打开,风扇转向、转速是否正常和稳定。 

  2.3 翻蛋 检查孵化14天以前的翻蛋角度、次数是否符合要求。 

  2.4 其他 了解孵化过程中是否有机器故障、停电现象的发生,如果有此类情况发生,则了解情况发生时的胚龄、持续时间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何,室内通风、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3 检查孵化技术的实施情况 

  3.1 检查孵化操作实况,查阅孵化记录,了解是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均提供了适宜的孵化条件。 

  3.2 了解孵化人员是否掌握并切实运用了“看胎施温”及眼皮测温技术。 

  3.3 了解孵化人员的责任心如何,检查有无过失性责任事故。 

  4 根据照蛋情况查找原因 利用灯光透视种蛋来观察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判断温度是否得当。并通过观察气室大小,了解湿度是否适宜。依靠照蛋还可区分无精蛋、正常胚蛋、异常胚蛋和裂纹蛋等。 
种蛋3次照蛋的异常表现及发生原因如下: 

  4.1 孵化5天时“头照”异常 

  ①种蛋的受精率正常,胚胎发育略快,死胚蛋增多,血管出现充血现象。通常是孵化温度较高所致。 

  ②种蛋的受精率正常,胚胎发育略慢,死胎少。通常是孵化温度偏低所致。 

  ③种蛋的气室大,死胎多,多出现血线和血环,有时其粘于蛋壳上,散黄多,“白蛋多”。通常是种蛋贮存时间过长所致。 

  ④胚胎在小头发育,大头朝下。通常是种蛋先天畸型所致。 

  ⑤胚胎发育参差不齐。通常是机内温差大,种蛋贮存时间明显不一致,或种蛋源于不同鸡群所致。 

  ⑥破裂蛋多,胚胎大量死亡且死亡时间不集中,散黄蛋多,气室可动,系带断裂多。通常是种蛋受到剧烈震动或受冻(存放温度零度以下)所致。 

  4.2 孵化11天时“二照”异常 

  ①尿囊血管提前“合拢”,死亡率较高。通常是种蛋孵化前期温度偏高所致。 

  ②尿囊血管“合拢”推迟,死亡率较低。通常是种蛋孵化温度偏低、湿度过大或种鸡偏老所致。 

  ③尿囊血管未“合拢”,小头尿囊血管充血严重,部分血管破裂,死亡率高。通常是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所致。 

  ④尿囊血管未“合拢”,但不充血。通常是孵化过程中温度过低、通风不良、翻蛋异常、种鸡偏老或营养不全所致。 

  ⑤胚蛋发育快慢不一,部分胚蛋血管充血,死胎偏多。通常是孵化机内温差大,局部超温所致。 

  ⑥胚胎发育快慢不一,血管不充血。通常是种蛋贮存时间明显不一所致。 

  ⑦鸡头位于蛋小头。 

  ⑧孵蛋爆裂,散发出恶臭气味。通常是种蛋污秽或孵化环境污染所致。 

  4.3 孵化17天时“三照”异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新城疫 鸡头 冻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