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鸡病防治

乌骨鸡种蛋的选择、保存、消毒与运输


    1.种蛋的选择

    种蛋不是每一个都可以用来孵化,即使是优良种鸡群的蛋也是如此。种蛋质量的好坏,是育种与经营成败的关键之一,对雏鸡的质量及成鸡的生产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的选择。种蛋质量好,胚胎发育良好,生活力强,孵化率高,雏鸡质量好;反之,种蛋品质低劣,孵化率低,雏鸡生长发育不良,难以饲养。种蛋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种蛋的来源,然后进行外观、听音、照蛋透视、剖视抽查等方法选择。

    种蛋必须来自生产性能高而稳定、繁殖力强、无经蛋传播的疾病(如白痢、马立克氏病、枝原体病等)、饲喂全价饲料和管理完善的种鸡群。

    种蛋的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1)外观选择:要看种蛋的清洁度、蛋重、蛋形、蛋壳颜色等。入孵种蛋,表面不应有粪便、破蛋液等污染物;蛋重要适中,符合品种标准,过大,孵化率下降;过小,雏鸡体重小,蛋重相差悬殊则出雏不整齐。一般选择35~40克的乌鸡种蛋为宜;蛋形以椭圆形为最好,过长、过圆、腰凸、两头尖的蛋必须剔除;蛋壳颜色应符合本品种要求。另外,钢皮蛋、沙皮蛋、皱纹蛋等均应剔除,不能作种蛋用。

    (2)听音:两手各拿3枚种蛋,转动五指,使蛋与蛋互相轻轻碰撞,听其声音,完整无损的蛋其声音清脆,破损蛋可听到破裂声,应该剔除。

    (3)照蛋透视:用照蛋灯或专门照蛋器械,在灯光下观察蛋壳、气室、蛋黄、血斑、肉斑等项内容。破损蛋可见裂纹;沙皮蛋可见一点一点的亮点;看气室大小了解蛋的新鲜程度,并可观察气室位置是否正常,正常新鲜蛋的蛋黄颜色为暗红或暗黄,如发现蛋黄上浮、蛋黄呈灰白色、蛋黄沉散等现象,均应剔除;如发现蛋黄上或蛋白上面有白色点、黑点、暗红点,转动时随着转动出现血肉斑,育种孵化应剔除。

    (4)剖视抽检:此法多用于育种或外购的种蛋。将蛋打开倒入衬有黑纸或黑绒的玻璃板或平皿中,观察是否有血肉斑和新鲜程度。一般只用肉眼观察即可,在育种上则需用蛋白高度测定仪等专用仪器进行测量。新鲜蛋应是蛋白浓、蛋黄高度高,否则为陈蛋。

    2.种蛋的保存

    经过选择的种蛋,或从种鸡舍捡出的种蛋,如不马上入孵,就应该置于种蛋贮存室保存。种蛋的保存对种蛋的质量和孵化十分重要。如保存不当,会导致孵化率降低,甚至造成无法孵化的后果。

    保存种蛋应有专用的种蛋贮存室,并要求隔热性能好,清洁,防尘沙,杜绝蚊蝇老鼠,能防阳光直晒和穿堂风,有条件的可备有空调机、排风扇等,以便调节贮存室的温湿度及通风。

    (1)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最适宜的温度应在10~15℃。保存时间短,可采用温度上限,保存时间长则应采用温度下限。由于鸡胚发育的临界温度为20℃,因此,种蛋保存的环境温度一般要低于20℃,最高不得超过23℃。

    还应注意,刚产出的种蛋降到保存温度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胚胎对温度大幅度变化非常敏感,逐渐降温才不会损害胚胎的生活力。一般降温需要一天左右。

    (2)种蛋保存的相对湿度:种蛋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蒸发,其速度与贮存室内的相对湿度成反比。为了尽量减少蛋内水分蒸发,必须提高贮存室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65~70%为宜。

    (3)种蛋保存期内的转蛋:保存期内应进行转蛋,目的是防止蛋黄与壳膜粘连,以免胚胎早期死亡,保存时间在1周内可不必转蛋,超过1周时,每天转蛋1~2次为好。

    (4)种蛋保存的时间:种蛋的保存时间对孵化率有较大的影响,种蛋在适当的环境中(如有空调设备的种蛋贮存室)保存两周以内,孵化率下降幅度小;保存期在两周以上,孵化率下降较显著;保存3周以上,孵化率则急剧下降。因此,一般要求种蛋保存1周以内宜,最多不要超过两周。如无适宜的保存条件,可视气候情况掌握,天气凉爽(早春、春季、初秋),保存时间可相对长些,一般10天左右;严冬酷暑,保存时间应相对短些,一般在5天以内为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细菌 品种 马立克氏病 立方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