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鸡病防治

产蛋鸡棉籽粕中毒的诊治


    一、发病原因

    2006年1月,103团6连王某共饲养蛋鸡92只,为降低成本,自己配制饲料,将棉籽粕比例从3%提高到7%。蛋鸡产蛋停止。

    二、1临床症状

    饲料中的棉籽粕比例调到7%时,5~7天后,产软蛋的数量逐步增加,产出不成形的蛋黄,饮水量增加,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出现啄癖,之后产蛋停止。采食量下降,约10天开始出现瘫痪。

    三、解剖诊断

    血管障碍,血管和毛细管充血,血管壁水肿和疏松,在血管周围间隙和器官的结缔组织内积蓄水肿液体,实质器官和胃肠道内红血球渗出。在更晚期肝细胞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坏死;肾变性坏死病变并发生增生性炎症;心脏血管变性病变;胃肠道内发展变性和坏死,卡他性肠炎,主要侵害小肠段。

    四、治疗措施

    根据症状,更换饲料,用强化多维葡萄糖粉500克,饮水中添加Vc粉和金蟾速补钙,连饮5天,产蛋鸡的症状明显缓解,经半月左右,病情得到控制,除死亡2只外,其余鸡恢复正常,产蛋量逐日上升。

    五、体会

    棉籽粕中存在双丙烯结构的脂肪酸,使母鸡的卵巢和输卵管发生高度萎缩,造成产蛋率下降,蛋的质量变差。饲料中棉籽粕未脱毒,造成产蛋鸡中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变性 饲料 坏死 母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