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免疫及接种因素
(1)免疫失败 ①常规因素:包括疫苗的选择、贮藏、稀释不当,接种剂量不足或过量,接种途径不对,器具消毒不严,母源抗体干扰等等。②鸡免疫能力不足:免疫能力是机体对抗原或疫苗发生反应的一种功能,其高低与免疫的成败直接相关。鸡群先天性脾脏、法氏囊或胸腺发育缺陷,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环境应激,IBD和MD造成的免疫抑制均可使鸡体免疫能力降低。另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D、E及Zn、Se、 Pe等也可减弱鸡体的免疫能力。③饲料污染:饲料中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污染会使淋巴细胞中毒导致免疫抑制;重金属如铜、镉、汞也可影响免疫应答。④免疫程序不合理:许多鸡场不遵循本场实际,盲目照搬或采取多个重组的方法确定免疫程序,导致漏免或重复免疫,引发鸡群典型或非典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疫苗反应 通常免疫后3~5天明显,再持续 3~5天即消失。但是许多鸡群频繁使用活疫苗(特别是NDV和IBV活疫苗),且盲目加大剂量,常使病毒活疫苗在感染复制以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对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引发呼吸道病。有时接种不当可造成严重的疫苗反应,如鸡群用气雾法接种时,某些体积小的雾滴直接进入气管,甚至肺内,使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甚至死亡。花象柏(1992)报道,某地3万只育成鸡接种ND后7~10天内死亡。
4.免疫抑制性病原体及其作用
(1)病原及致病机理 免疫抑制性病原一方面使鸡群对病原的易感性增加;另一方面可干扰免疫应答,促进病毒的复制,加剧病原对机体的损害,同时也可直接刺激呼吸道上皮引发呼吸道病。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病原体有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传染性囊病病毒(1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白血病病毒 (AC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和呼肠孤病毒等,其中NDV、AIV和IBV本身也是免疫抑制性的。其机理是,感染、破坏乃至杀死淋巴细胞或其前体 (1BDV、CAV、MDV、AIV);感染和破坏巨噬细胞(1LTV、 AIV、REV、ALV);造成肿瘤转化细胞分泌前列腺素等免疫抑制物(MDV、ALV)。当发生呼吸道疾病的鸡群同时又存在免疫抑制性病原体时,则呼吸道疾病往往非常严重,且无法控制。
(2)发病原因 我国肉鸡群呼吸道病非常严重,MD强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是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所有集约化鸡群都多次使用IB和ND活疫苗;能引起严重免疫抑制的IBD疫苗,在国内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大多数家禽业者对中等偏强毒力的IBD疫苗引起的免疫抑制认识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在免疫抑制性病原体中的CAV、ALV、REV和呼肠孤病毒都可以经蛋传递。我国种鸡群的净化特别是父母代的净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而我国家禽使用的80%以上的活疫苗都是非SPF鸡胚来源的,这两个因素使我国鸡群中经蛋传递的疾病,包括支原体一类呼吸道疾病和上述4种免疫抑制性病原体感染,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
5.药物中毒 鸡场使用呋喃类药物(编者注:现已禁用于食品动物)、消毒药和抗病毒药防治鸡白痢杆菌病、鸡球虫病等疾病时,如拌料不均、长期或过量使用均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表现呼吸道症状,同时可干扰免疫应答使鸡群免疫力降低而继发呼吸道疾病。此外,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中毒时也可呈现呼吸道病症状。
三、综合防制措施
强化“防重于治”观念,确保生物安全和有效的免疫接种,着重从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环境卫生入手,实施综合防制是降低集约化鸡群呼吸道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1.加强强疫病监测,构筑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 对呼吸道疾病开展制度化、规模化、标准化监测,以利疫病预测,主动防制。首先是引进无污染的雏鸡、饲料和水源,然后是控制病原的入侵,当前尤其需注意禽流感病毒的侵入。定期进行鸡群抗体检测。
2.制定鸡场清除病原计划和疫病的净化实施方案 对可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进行摸底了解,分析潜在的致病因素,有计划实施病原净化,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依赖疫苗和药物控制传染病的错误观念。例如了解支原体的感染率、大肠杆菌的污染情况、ND强毒感染情况、是否有低致病性禽流感、ND和IB活毒疫苗使用情况、IBD发生情况、使用IBD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日龄、MD强毒感染率、鸡的来源和活疫苗的来源等。尤其要从长远出发,抓种鸡群支原体的净化,降低商品代鸡支原体的感染率,抓环境的大肠杆菌污染控制,降低大肠杆菌的感染率。做好全进全出、检疫、隔离病鸡,以及无害化处理死鸡的一系列净化工作。对患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康复鸡以及新城疫耐过鸡一律淘汰,不作种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j/10/2009-06-26/2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