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鸡病防治

鸡人工授精所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


    近年来由于提倡笼养种鸡,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一只公鸡每隔一天采精一次,一个星期可配400~500只母鸡,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公鸡的饲养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鸡,扩大种公鸡的利用率;若将其精液冷冻,在公鸡死后,还可以继续获得它的后代。因此,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正在逐步推广。然而在鸡的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科学操作,也可以导致母鸡产生多种疾病,从而影响了种母鸡的经济效益。故此,笔者现将在生产实践中所见到的由于鸡人工授精不当所引起的母鸡的一些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卵黄性腹膜炎

    (1)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鸡初期外观无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产蛋率下降(至患病后期可能停止产蛋),食欲减退,病鸡喜卧;腹部增大,下垂,触之柔软;鸡冠、颜面、肉髯逐渐灰白,最后因腹腔炎症或继发其他的疾病而死亡。剖开腹腔有腐败臭味,并可见一个或多个卵黄沉落于腹腔中(像煮熟的鸡蛋黄,呈团块状、较硬固),有的发生坏死,引起整个腹腔器官发生炎症,有的腹腔器官严重粘连,腹腔中积有浑浊、脓样的液体。

    (2)病因:①输精员在捕捉母鸡进行人工授精时,由于动作粗暴,母鸡受到惊吓后拼命撞笼逃避,以致母鸡卵巢上已成熟的卵细胞排卵,所排出的卵子(卵黄)没能正常地落于漏斗部进入输卵管,而是落到了腹腔中,从而引起腹腔炎症。②在给母鸡授精时,使母鸡正常的体位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使母鸡的正常体位反转,腹部朝上(仰卧),这样造成母鸡卵巢上已成熟的卵细胞直接排入腹腔(因正常的输卵管前端的漏斗是朝向鸡背侧的)。

    (3)预防措施:①在给母鸡进行人工授精时,要尽量避免响动。抓鸡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细致,轻抓轻放,切不可大喊大叫、动作粗暴、生擒硬捉。②在输精时还要注意母鸡的体位,应始终保持母鸡正常时的体位(背部朝上,腹部朝下的站立姿势),不要随意倾斜,甚至使体位反转。一定要杜绝手握母鸡的两爪倒提母鸡的做法。③要严格把握授精时间。因为鸡的产蛋时间是在上午至下午3∶00前,因此正确的人工授精时间应该在下午3∶00钟以后进行。此时不仅受精率高,而且对鸡的影响也小。

    2.肝脏破裂出血

    (1)症状与病理变化:患鸡在输完精后不久即突然死亡,有的在下午输完精后于第2天早晨发现死于笼中。肝脏损伤轻微者表现精神沉郁,闭目呆立或蹲卧;鸡冠、颜面、肉髯逐渐转为苍白、发凉,往往可在数小时内死亡。剖开腹腔,可见有大量的血液或血凝块,肝脏破裂,破裂处附有血凝块。

    (2)病因:①在扑捉鸡时,动作粗暴,生抓硬按;或在保定鸡时用力过猛;或在输精中由于母鸡剧烈挣扎而摔落地面;或是在给鸡输完精后,不是轻柔地把鸡送回笼中,而是把鸡抛到鸡笼内。由于上述原因造成肝脏损伤破裂大量出血而死亡。②营养性因素:饲喂高能饲料导致能量摄人过多,继而出现能量过剩。过多摄人碳水化合物时,过剩的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脂肪,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导致肝细胞与血管壁变脆。另外,能量蛋白比过高,日粮中能量蛋白比过高也能促使母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这样就使母鸡的肝脏变脆,触碰容易破裂,引起大出血而死亡。

    (3)预防措施:①在捉鸡时,动作一定要轻柔,要小心翼翼,轻轻地把鸡从笼中抓出,输完精后再慢慢地送回。在保定母鸡时不要用力过猛,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使母鸡挣脱发生跌撞现象,防止母鸡的肝脏和内脏器官受损伤而破裂出血。②饲喂种母鸡的饲料,能量不要过高,以防止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从而减少种母鸡因肝破裂导致大量出血。

    3.应激反应

    (1)症状与病理变化:种蛋鸡需要安静的环境,任何突然的变化与刺激都会引起鸡群骚乱,发生“炸群”(全群鸡整体惊叫)。鸡发生应激反应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使心跳加快,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加强。血糖升高,出现糖尿和高乳酸血症;血浆内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增多;尿氮增多,出现负氮平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障碍,体重减轻。由于微循环缺血,可使胃肠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并且易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而引起出血、糜烂以至溃疡。所以不但使鸡的产蛋量下降,还可引起其他疾病或死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鸡 公鸡 饲料 变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