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疾病种类增多,传染病危害最大
随着养鸭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从全国各地大量引种,产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各种传染病不断扩散,种类不断增多。
1.2新的鸭病不断出现
由于近年来从域外引种增加,国内禽品种交流频繁,各类疫苗在禽群中广泛使用,高度集约化饲养等原因,新的鸭病也就不断出现,影响较大的有:
1.2.1鸭疫里氏杆菌病。
也称小鸭传染性浆膜炎,我国于1982年首次报道此病。现已成为危害养鸭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其主要侵害2~7周龄小鸭,1周龄以内及8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感染率在90%以上,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临诊症状表现为3种类型。最急性型: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嗜眠,缩颈或嘴抵地面,腿软,不愿走动或打晃,仰卧,双腿划动呈游泳状;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眼鼻部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眼周围常被粘连甚至脱落;拉稀呈绿色或黄绿色;濒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如摇头摆尾、痉挛、角弓反张。慢性型:多见4~7周龄中鸭,精神沉郁,头颈歪斜,易被惊群,转圈或倒退,发育不良,逐渐消瘦;主要的病变特征是心包膜,肝脏表面、气囊等浆膜上覆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通过细菌的分离和鉴定可作出诊断。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及头孢类药物等对鸭疫巴氏杆菌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国内的试验表明,用于免疫预防的灭苗中,油乳剂苗效果最好,组织灭活苗最差。
1.2.2鸭病毒性肝炎。
病原为RNA肝炎病毒。该病病程短促,多在发病后3 4 d死亡;病初精神萎顿,不愿走动,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腹泻、粪便稀薄带绿色;不久,病鸭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痉挛,死亡。死后呈角弓反张姿态。主要病变在肝脏,常表现为肝肿大,质地柔软,外观呈淡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该病死亡率极高。防治可用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给产蛋母鸭在集蛋前2周进行肌肉注射疫苗或病毒鸡胚液,则可使孵出的雏鸭获得被动免疫;也可给雏鸭直接接种弱毒疫苗免疫。
1.3混合感染与复合症更趋复杂
有很多病例是由2种或2种以上病原同时或先后对鸭体侵袭并造成危害,也就是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具体表现为各自病原致病特征,或者共同引起相似及相关的临诊症状和复合症。造成混合感染与复合症的直接原因是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例如大量频繁使用饲料添加剂、抗菌药物,极易破坏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特别是引起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和致病性的变化,从而造成内源性侵袭和致病。在外部环境方面,除了卫生消毒措施不当外,不正确使用各种疫苗,多种畜禽混养等,一旦某一疾病发生或其他应激因素作用后,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果不可避免出现混合感染的危害。
常见的混合感染有:大肠杆菌与巴氏杆菌、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浆膜炎等,较多的是2种病原混合感染。
1.4共患病呈现新的强大危害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病毒感染后可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造成的。鸭是流感病毒巨大的贮存库,这表明鸭在禽流感的发生及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鸭感染后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拉白色或带黄色水样稀黄;腿无力,常伏卧于地,缩颈;部分鸭死前有神经症状;脱水、消瘦,发病后2~3 d死亡。
1.5某些细菌病危害严重
1.5.1大肠杆菌病。以幼雏及商品代肉用鸭和初产母鸭发病较多;多与其他疾病并发;常用药物易形成抗药性,因此必须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
1.5.2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①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分为最急性、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急性型常突然发生,无症状死亡,剖检表现为败血性出血性特征,只是偶尔散发。常见的是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关节炎,跛行、翅翼下垂,临诊上因无特征性病变有时易误诊。②在散发或地方流行病例中,发病日龄有向小趋势。③药物治疗见效较快,但停药后易反复发作,易产生耐药性,需作药敏试验选择用药,并不断更换药物。④可用灭活苗或弱毒苗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效果较好。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a/6/2009-06-24/2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