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保证幼仔均等采食 幼仔采食后,进食快,食量也一天比一天大。为避免群大争食,要随时增加给食的饲料槽,并置于笼内周边,以使幼仔能均等地采食饲料。
3.7 保持窝室清洁卫生 幼仔采食后,母兽便不再为其舐食粪尿,母兽会经常往窝室里叼饲料,造成窝室污秽不沽。因此,要随时清除粪便、剩食和潮湿的杂物,保持窝室干燥、清洁,可避免疫病的发生。
3.8 加大妊娠母兽笼舍和行距 建议笼舍长度不要低于1m,并撤掉遮挡物,以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和运动,可有效地预防缺奶。
4 疾病方面的因素
4.1 细菌感染 10日龄以内的幼仔,多因子宫内感染或垂直感染、或窝室不洁,细菌通过脐带、吮乳而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附红细胞体、空肠弯曲菌等感染致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可引起死亡。治疗方法:可用拜有利、氯霉素、庆大霉素滴入幼仔口中,每日2次,连用3~5天。给母兽肌肉注射也有效。预防措施:窝室在产前清洗,用喷灯火焰消毒,其垫草用百毒杀喷雾消毒、日晒后使用。
4.2 幼仔蛔虫病 由胎内感染而致病。治疗方法:用驱蛔灵,每千克体重100mg口服;或用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10mg口服。
4.3 幼仔消化不良和胃肠炎 本病属食源性疾病。幼仔3~4周龄时,母兽乳汁量明显下降,品质也较低劣,已满足不了幼仔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此时幼仔开始采食饲料;然而此时因幼仔胃肠机能还不十分健全,对这一新的饲料突变还很不适应,所以常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也可因食量过大、饲养环境不卫生、饮具和食具不洁、幼仔误食剩食和粪便而被细菌感染致病。治疗方法:用氟哌酸肌肉注射,每次2mL,每日2次,注射2~3天;用氯霉素0.5mL肌肉注射,每日2次,注射3~5天;用黄连素0.5mL、VB1,0.5mL肌肉注射,每日1次,注射3~5天;用TM制剂口服,每次2mL,每日2次,连用3~5天。预防措施:幼仔的补充饲料应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少品种到多品种进行,也可用所谓的"开口料"或是"换槽料"试喂,可达到逐渐过渡的效果,直至断乳分窝。平时要避免幼仔吃剩食和粪便,搞好环境卫生。
4.4 胃扩张 胃扩张(涨肚)是幼仔采食了大量饲料或食人了变质饲料,加上运动量不足造成的。治疗方法:发病后要尽快抢救。在针刺放气后,将鱼石脂1g、95%酒精5mL,加水15mL、石腊油(食用油也可以)10mL、普鲁卡因50mg及10%稀盐酸5mL注入胃内,待症状缓解后,禁食24小时,然后喂给流食,即可康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hu/2008-12-12/40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