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影响兽药制剂使用效果的4大因素


  同时可减少药物在胃肠内失活及刺激性,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对药物可达到缓释或控释作用,绝大部分氟喹诺酮类药物微囊化后,可使消除半衰期增加数倍。

  另外,微囊化技术还具有靶向治疗作用,被动靶向技术与主动靶向技术使药物在体内定向分布,使某一个系统或组织内的药物浓度增加。

  四、免疫调节剂

  近年来,我国畜禽免疫抑制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从而造成畜禽免疫力低下,引起多种疫病的混合感染,这也是近年来畜禽疾病难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无论应用多好的药物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而应用免疫调节剂,提高畜禽自身的抗病能力,是保证药物发挥效果的根本。因此,操博士提出“提高整体免疫机能、恢复元气,是目前控制畜禽疾病之根本”。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有细胞免疫调节剂、体液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抗炎中草药调节剂。

  细胞免疫调节剂 左旋咪唑兼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节作用,以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主,它能使免疫功能低下的畜禽恢复到正常水平。饲料中的添加剂量为0.002%,可连续添加2~3周。

  体液免疫调节剂 体液免疫调节剂主要有冬虫夏草、人参、淫羊藿、黄芪、甘草、党参、白术、山药、何首乌、五加皮、当归、牡丹皮、肉苁蓉、玄参、女贞子、荆芥、升麻、天冬、黄精、墨旱莲、鸡血藤、百合、防风、桑叶、大青叶等。

  黄芪多糖作为免疫调节剂的饲料添加量为0.012%,可连用3~8周。

  另外,甘草被有关专家称为最具发展潜能的免疫抗炎中草药制剂,甘草的主要成分之一甘草酸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是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可增强Mψ吞噬功能,消除抑制性Mψ的抑制活性,还可选择性地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协同白细胞介素(IL-2)作用,使NK细胞活性及其增殖作用加强。作为免疫调节剂,其在饲料中添加剂量为0.006%。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增效剂 附红细胞体病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