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传染性法氏囊三联苗


  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种传染病通常采用相应的单苗进行多次免疫,不仅费工费时,频繁免疫 接种还会引起鸡的应激反应。目前,国外已研制出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三联弱毒疫苗。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各地采用的毒株不同,制备工艺不同,病毒的培养方式也不一样,制备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三联疫苗对鸡的免疫效果也不一样。

  笔者采用鸡胚尿囊腔同胚培养新城疫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株,鸡胚成纤维细胞旋转立体培养传染性法氏囊B87,将收获的含毒鸡胚尿囊液和细胞毒液通过配制比例筛选混合冻干,制备成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三联弱毒冻干疫苗,为了了解该疫苗的各项性能,特进行了疫苗的检测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三联弱毒冻干疫苗、硫乙醇酸盐培养基(T.G)、酪胨琼脂(G.A)、改良Frey培养基,由本课题组制备。

  新城疫F48E9强毒、传染性支气管炎M41强毒和传染性法氏囊BC6-85强毒,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4日龄非免疫雏鸡由本所实验鸡场提供。

  (二)检测方法

  物理性状观察 疫苗经冻干后,观察其颜色、疏松度,是否能与瓶壁脱落,加稀释液后的溶解度如何。

  无菌检验 每批冻干疫苗随机抽取4支,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原量,混合后接种硫乙醇酸盐培养基(T.G)小管及酪胨琼脂(G.A)斜面各2支,每支0.2毫升,一支置36±1℃培养;一支置25±1℃培养,另设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管,观察3~5天。

  支原体检验 每批冻干疫苗随机抽取4支,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原量,混合后将5毫升疫苗混合物接种于小瓶改良Frey培养基,再从小瓶中取0.2毫升移植接种于1小管液体培养基内,将小瓶与小管同时37℃培养,每日观察培养物颜色变化。若在5~7天尚未见变化,再从小瓶中取0.2毫升移植于另1管液体培养基内,置37℃继续培养观察5~7天,如此重复3次,若无变化,在最后一次接种小管的培养物观察14天后停止观察。

  倘若在观察期内,如果发现小瓶或任何一支小管培养物颜色出现明显变化,pH值变化达±0.5时,应立即移植于小管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在液体培养基中是否出现恒定的pH变化,及固体培养基上有无典型的“煎蛋”状支原体菌落。

  剩余水分含量测定 采用真空烘干法,测定前,先将洗净干燥的称量瓶,置150℃干燥箱烘干2小时,放氯化钙罐中冷却后称重。迅速打开真空良好的疫苗瓶,将制品倒入称量瓶内盖好,在天平上称量。每批做4个样品,立即将称量瓶置于有P2O5的真空干燥箱中,打开瓶盖,抽真空(133.322~666.61Pa)加热(60~70℃)干燥3小时。然后通入经过氯化钙吸水的干燥空气,待真空干燥箱温度稍下降后,打开箱门,迅速盖好称量瓶盖,将所有称量瓶移入有氯化钙的干燥罐中,冷却至室温时称重,然后再移回到真空干燥箱内继续烘干3小时,两次烘干达到恒量,减失的重量即为含水量(每瓶制品的含水量不应超过4%)。

  计算公式:含水量%=(样品干前重-样品干后重)/干前重×100

  真空度检验 用高频火花真空测定器照射疫苗瓶,看是否出现紫色辉光。

  安全性检验 每批疫苗随机抽取4支,稀释后充分混合,给30只14日龄雏鸡颈部皮下注射接种10个使用剂量,观察14天,看有无异常反应。

  疫苗的效力检验 新城疫效力检验:将14日龄的健康非免疫雏鸡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1组为对照组,不接种任何疫苗;2组为试验组,每只鸡滴鼻接种1个使用剂量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三联弱毒冻干疫苗。分别在免疫前、免疫后7、14天翅静脉采血,用β-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新城疫的抗体水平。14天后将所有鸡用10000ELD50的新城疫F48E9强毒肌肉注射1毫升/只,观察10~14天,并计算免疫鸡的保护率和未免疫对照鸡的发病死亡率。

  传染性支气管炎效力检验:将14日龄的健康非免疫雏鸡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1组为对照组,不接种疫苗,2组为试验组,每只鸡滴鼻接种1个使用剂量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三联弱毒冻干疫苗。分别在免疫前、免疫后7、14天翅静脉采血,用β-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体水平。14天后将所有鸡用10倍稀释的IBM41强毒滴鼻,每只鸡1~2滴,观察10~14天,并计算免疫鸡的保护率和未免疫对照鸡的发病死亡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抗体 新城疫 剂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