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湖南益阳:水产品药残合格率保持100%


  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绿色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我市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产业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摆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早在2008年,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年12月,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还专题听取了市农业局关于实施农产品准入工作的情况汇报。会后,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了年度市直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指标范围。农业主管部门更是把强化投入品监督、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农业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为有效控制投入品质量,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紧紧抓住重要季节、重点领域、主要品种,以打假护农、保春耕、促秋种为契机,积极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和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以农药、种子、化肥、渔药、兽药和饲料的生产、销售、使用为整治重点,对全市农资生产厂家、经销网点进行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用药物和添加剂的行为;建立农资生产经营诚信体系;全面加强农药管理,建立和完善农药经营许可证制度、农药生产企业准入制度、高毒高残留农药购买实名登记制度;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质量承诺、进货查验、进销台账等制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指导,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档案,倡导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瘦肉精、孔雀石绿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进入生产环节。连续几年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检打联动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市始终把标准化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市政府于2009年成立了益阳市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按照“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工作方针,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示范区建设。生产领域重点抓好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技术规程的制(修)订,做到一个产业有一套技术标准或操作规程。全市现已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21个、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37个,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柑桔、茶叶、生猪、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

  紧紧围绕培植优势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龙头企业辐射基地、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基地、土地流转扩张基地等措施,现已建成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1个(总面积达125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65个。通过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技术人员到户等措施,逐步实现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在此基础上,我市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工作。目前,全市共完成种植业产地环境评价认定450余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认定78万亩、有效使用“三品”标志的农产品442个。其中获得无公害认证产品181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53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08个。建成无公害基地54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1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6个,产地监控面积120余万亩,认证产量达50万吨,产值超过25亿元。高标准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4个,面积65.3万亩。

  近年来,随着我市绿色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总体上是安全的、放心的。省农业厅2004年至2011年连续7年对我市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结果表明,我市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逐年提高,其中蔬菜、大米、水果、茶叶平均合格率由83%、78%、80%、88%提高到97.3%、100%、100%、100%,生猪瘦肉精检出率由3%下降到零,饲料中均未检出瘦肉精,水产品药残合格率保持100%。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引发的中毒事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标准化生产 生产基地 饲料 茶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