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当时有三个专业让你挑选,为什么要挑选兽医这个专业呢?
刘:一是因为有一批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学术造诣的确比较高的老师在这儿;另外我自己感觉到,兽医这个专业,它实际上是属于生物医学这个大的学科门类里的,学了这个专业,将来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做基础研究也好,做临床兽医也好,如果想有所作为,还是可以施展你的才华的。很多人对兽医这个行当并不很了解,以为就是给猪、给牛看病吧,实际上现在从兽医这个领域来讲,它除了保证动物健康,与公共卫生也密切相关。现在像禽流感、SARS,今年的甲流啦,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说兽医这个行业呢,除了与动物有关以外,它还有这些方面的社会功能。实际上兽医很多方面与人类医学是一脉相通的,基础的东西,基本上完全一样。
记:在西方国家,兽医是很受人尊敬的。
刘:是的,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或者说社会上对这个行业不了解,社会地位不高,这与西方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1980年,我第一次到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他们看了我的履历就很看重,噢,你是念兽医的。当时与我一起报到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一个副主任,他们对我们两个人的称呼都不一样,给我称呼是Doctor(医生),给他的称呼是Mister(先生),因为在美国,你如果是念兽医的话,那是很了不得的,必须家庭要有一些实力,是要有一些社会背景的。
记:5年本科毕业之后,你留在了学校?
刘:大学毕业后还有个小插曲,因为196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了,我就报考了中国农大,就是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北农大已经发预备录取我的通知了,通知已经到了学校,但是苏北农学院的领导跟我讲,希望我留在学校里,不要到北京去,当时我是很犹豫了一下的,但是我也觉得,领导既然这么说,我也不好过于违拗,所以毕业以后就留在学校做了教师。接下来就是一搞10年的“文革”,但是这期间,我还是做了一些研究,包括做一些疾病调查,但有一定深度的研究自然是谈不上的。我还收听中央台的对外广播,练我的英语听力,也曾担心别人会不会以为我是在收听敌台,还好,中央台对外广播一开始都要放一段《东方红》的序曲,然后才播新闻。
记:1980年10月,你作为国家教育部较早一批派出的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当时怎样成行的?
刘:到美国去,首先一个条件是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还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外语考试那是硬碰硬的。在1980年江苏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一起参加的选拔考试中,我的成绩在全省排第一。
记:美国之行让你眼界大开?
刘:那当然,那个时候什么差距都大。1980年国内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匮乏的,当时我在国内每个月工资为人民币80块钱,而在美国一个月的生活费,国家给的是400美元,我觉得这很不容易的。我在美国的时候,每天都是工作12小时,也没有周末,这个照理说是吃亏了,为什么呢?因为拿了中国政府的钱,在给美国人干活,日日夜夜拼命不是吃亏吗?但是我认为我是来学习的,我学了知识,学了本领,将来回国,再为中国干事情还是值得的。我第一次到美国两年,当时实验室里基本上没有中国人,后来人家都说,美国人是把你当作中国人的形象来看待的,中国人就是这样工作的。
这次我在美国呢,一个是研修大学的兽医和医学课程,另外一个主要是做研究,因为我们国内当时的研究条件差啊,实验设备与国外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所以我就希望能够在美国这样的条件下,像海绵一样吸收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两年之内我完成了几个研究项目,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有3篇我是第一作者,还有几篇是主要作者。当时我如果要在美国注册攻读博士学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觉得诚信是很重要的,所以两年期满就按时回国了。
记:据说你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批很重要的试剂,费用都是从你每个月400美元的生活费里节省的?
刘:是啊,因为要有所作为,就要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而很多试剂、器材国内一下子不可能有的,我当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的。虽然这样,1982年回来以后,我在国外搞的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国内我们这个学校还是没有办法搞的,申请课题、申请钱、订购仪器设备,这些都要有个过程。这里面有个小故事:回来以后,南京军区总医院的一个靖江老乡,在军区总医院研制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他们做了29次融合,没成功,所以他请他南师大的老师帮帮他,后来他老师说江苏农学院的某人就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你可去找他帮忙。所以我回国后的第一项科研成果是在南京做出来的。当时我说,我可以帮你们把乙肝单抗做出来,但是唯一的条件是,在我的实验室没建好之前呢,我要先借你这方宝地,用你那些仪器设备做一些研究。之后六七年的时间,应该说我经受的压力很大,既要在国内建立实验室,又要做科研,还要担任教学工作,什么都必须做啦,所以也就像在美国一样,没有周末,一天工作要十几个小时,除了在家里吃顿饭、睡觉之外,都是做事,所以到1985年又做出了两项成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y/2009-09-26/11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