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斑马鱼在毒性检测上的应用


斑马鱼(zebrafish or Danio rerio) 起源于印度,为小型的热带鱼类,染色体数为50,成体长3~4 cm,孵出后约3 个月可达性成熟。成熟的雌鱼每隔一周可产几百粒卵子。卵子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发育同步,且速度快,在25~31℃之间发育正确。斑马鱼是实验室里标准毒理学检验的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也是ISO推荐河水毒性试验鱼种。
以斑马鱼作为实验用鱼的ISO标准:
ISO7346-1: Water quality —Determination of the acute lethal toxicity of substances to a fresh water fish [Brachydanio rerio Hamilton-Buchanan (Teleostei, Cyprinidae)] —Semi-static method
ISO7346-2: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the acute lethal toxicity of substances to a fresh water fish [Brachydanio rerio Hamilton-Buchanan (Teleostei, Cyprinidae)] — Static method
ISO7346-3: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the acute lethal toxicity of substances to a fresh water fish [Brachydanio rerio Hamilton-Buchanan (Teleostei, Cyprinidae)] — Flow-through method
上述标准对检测用斑马鱼的繁殖、饲养和维持的用水的硬度、PH、水温,斑马鱼诱导产卵的方法,产卵的温度,产卵时食物喂养,卵和幼苗的保护方法,成鱼饲养的时间与饲料,鱼苗的饲养方法均作了详细的规定。
斑马鱼已经被经济合作发展组织(http://www.oecd.org/home/,)的指导手册列为实验的标准鱼类,被用于乙酸甘油酯和氯化钾危害评价,a-二氯甲苯和11-氨基十一烷酸急性毒性检测。
国内利用斑马鱼检测水质的应用:
2001年,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从青浦赵屯等处多个断面采来水样,用斑马鱼作了河水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从苏州河干流取来的河水,没有达到急性毒性试验规定的50%鱼类致死的浓度(上海标准化.2001(5).-24-24)。
转基因斑马鱼在水污染物的检测应用研究点滴:
美国辛辛那提医学中心分别构建了报告基因受三种响应元件控制的转基因斑马鱼,用于监测水中的污染物。三种响应元件分别是(1)芳烃响应元件,可对许多多环烃,卤化共面分子如二氧(杂)芑和多氯联苯作出响应;(2)亲电子响应元件,可对苯醌和许多其他的潜在的亲电子氧化剂作出响应;(3)金属响应元件,可对重金属离子如汞,铜,镍,镉和锌等作出响应(Ann N Y Acad Sci.2000,19:133-47)。
新加坡国立大学已经成功建立了两种类型的转基因斑马鱼:雌激素诱导启动控制荧光基因表达和逆境响应启动控制荧光基因表达。当有雌激素样物质存在时,含有雌激素诱导启动控制荧光基因表达的斑马鱼会发出彩色荧光;当有重金属和有毒物存在时,含有逆境响应启动控制荧光基因表达的斑马鱼会发出彩色荧光。
(http://www.nus.edu.sg/corporate/research/gallery/research12.htm,)
以”transgenic zebrafish” 作为检索策略,共检索到利用转基因斑马鱼检测水中污染物的专利两项:
新加坡国立大学于1999.7.16申请的世界专利WO0049150公开了利用甾类激素诱导启动控制表达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监测水环境中甾类激素、甾类激素类似物;利用重金属诱导启动控制表达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监测水环境中的重金属锌、铜、镉和汞。
NEBERT DANIEL W于2004.7.29申请的美国专利US2004147030公开了利用报告基因受污染物诱导响应元件控制的转基因斑马鱼,利用荧光检测计和虫荧光素,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来检测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物诱导响应元件包括:金属响应元件,芳烃响应元件,雌激素响应元件,亲电子响应元件,维甲酸响应元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荧光 检测 污染物 鱼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