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禽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家禽的多病型的疾病总称。国内各地的禽群普遍存在感染并常有发病。本病的特征是病型众多,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大肠杆菌性胚胎病与脐炎、败血症、母禽生殖器官病等,症状特征各有不同,剖检病禽常可见到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腹膜炎及眼炎、脑炎、关节炎、肠炎、脐炎、生殖器官炎症和肉芽肿等病理变化。

流行特点:

各种禽各日龄均易感染发病,病原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可视黏膜感染家禽,使该病水平传播。也可由感染的种禽经种蛋垂直传播给雏禽。此外,交配等途径可引起种公母禽间的感染发病。由于病原常存在于正常家禽的肠道内,当家禽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发生内源性感染。由于感染途径多,且病原大量存在于被污染的自然环境中,使本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很高,流行普遍。另外,由于本病病原的致病性具有一定的条件性,故在发生其他疾病时,常继发或合并感染本病,在饲养环境恶劣时,发病更为严重。

防治措施:

(1)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在防治措施上应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此外,应搞好环境卫生,尤其是饮水和饲料的卫生,控制好水禽的水域卫生。

(2)药物治疗。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敏感,但其敏感性易变,应注意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及轮换用药。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磺胺类药物和呋喃类药。但对已严重出现心包炎、气囊炎、腹膜炎的病禽治疗意义不大。在种禽、蛋禽群,应避免使用磺胺类、呋喃类药及氯霉素等应激性较强的药物,以免引起产蛋量下降。为了准确选用敏感药物,定期对本禽场的大肠杆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是有益的。

(3)免疫接种。对禽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防治本病的可取办法。通常的有效做法是分离当地(本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确定优势菌株(致病力强,抗原具有代表性的菌株),制成自家灭活苗,或将本场分离的菌株与常见血清型的标准菌株(如O1、O2、O78等)制成多价灭活苗,肉禽群于1周龄作第一次免疫,2周龄作第二次免疫,种禽在开产前和产蛋中期各加强免疫一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病原 致病性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