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和春季较为严重;各种龄期的鸡只均易感,但以40天龄左右的肉鸡、产蛋高峰期的种鸡和商品蛋鸡较常发生。
一 流行特点
1.血清型多: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属,该病毒表面抗原分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容易变异,是特异性抗原。现已知道HA抗原有14种(Hl-Hl4),NA抗原有9种(Nl-N9),两者之间可以构成若干血清亚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消灭此病难度较大。
2.毒株间毒力的差异和变异:禽流感在各地分离到的毒株存在血清亚型不同,而且毒力也有很大的差异。禽流感病毒株的血清亚型主要有H9N3、H5Nl、H9N2、H7Nl、H4N6等。一般认为H7、H5毒株为高致病性,当然,并非所有的H5和H7都是强毒。虽然高致病性的毒株是少数,但禽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原来的低致病性毒株有可能变异为高致病性毒株,特别是在营养不良或消毒及卫生条件差的清况下,以及鸡群中存在某些免疫抑制因子时变化更快,使得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更加困难。
3.以横向传播为主:病禽通过呼吸和消化道排出病毒,通过尘埃、饲料、饮水、鸟类等传播,因此传播很迅速,一旦感染,易引起全群鸡爆发,甚至波及临近的鸡场和乡村养鸡户。
4.感染的禽类多: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禽类.从家禽、野禽、迁徙鸟等鸟类都能分离到禽流感病毒;从鸡和鸭(相邻)群可分离到同一血清亚型的禽流感病毒。
5.水禽在传播本病上的作用:经研究证明,水禽(鸭、鹅)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也就是说鸭、鹅外观健康、无任何症状。但可带病毒并可排病毒于体外,污染环境,一旦是高致病性毒株感染鸡,即可引起爆发性流行。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分离到H5Nl病毒,政府组织扑杀了140万羽家禽。据报道1999年从屠宰鹅场的鹅粪中分离到与1997年同一血清亚型的H5Nl,引起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这说明水禽在传播本病有重要意义,也不能忽视迁徙鸟的作用。
二、临诊症状和病变
大多数鸡在感染初期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拉青屎;头肿,流眼水。羽毛松乱;有的鸡冠和肉髯边缘呈暗紫色,腿部鳞片有出血斑。剖检可见气管充血、出血,气管第--分支的两侧支气管内塞满黄色干酪样物;脾胃粘膜和乳头出血,十二指肠粘膜出血,输卵管严重出血,胸腿肌、心外膜、颅骨出血,胰腺常有灰白色坏死点;出现典型的腹膜炎,有大量的干酪样渗出物。
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严格杜绝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的传入:兽医检疫部门要做好家禽流通领域的检疫,一旦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立即采取封锁和扑灭措施,杜绝其扩散。
2.防止疫情扩散:一旦发现高、低致病性的禽流感,首先要划定疫区,对疫区内的家禽和禽产品采取封锁,加强病死鸡处理和扑灭措施,特别要严禁病鸡的流通。
3.加强防范:(1)在没有本病发生的地区应特别注意防范,最好的办法是加强隔离和消毒,出入鸡场的人员、工具、车辆要严格消毒.禽舍要加强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2)防止继发和混合感染。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多种因素影响,特别与毒株的毒力、并发病(常有大肠杆菌病和新城疫的参与)有关,因此在流行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继发感染,可以应用抗菌药(如肌注青、链霉素)和抗病毒药物。一方面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另一方面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起抗病毒的作用,但应用这类药物时必须早期或预防性应用,如果用晚了则效果不理想。(3)增强免疫功能。一旦感染本病,除加强上述两种措施之外,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C、E、寡聚糖、硒或中药。此外。要控制好环境温度,提高其机体抵抗力,使病情恢复快些。(4)做好病死鸡的处理。前已提到本病流行和病死鸡处理不当有很大关系,所以发现本病时,应严禁病鸡流入市场,宁可自己损失,也不能让病原扩散.
4.疫苗问题:因为本病血清亚型多,而且各地流行的血清型差异很大,不同血清型间缺乏交叉免疫保护,所以疫苗还没有得到大范围使用.应用疫苗预防,应根据当地流行的毒株制成多价疫苗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在强毒感染初期,用自家疫苗(用发病鸡脏器混合制成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对控制禽流感的爆发也很有帮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y/2006-02-14/11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