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




  绝大多数兽药排入环境以后,仍然具有活性,会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及昆虫等造成影响。Hamscher G[21]等报道,在用动物排泄物施肥的土壤的0~40cm的表层,检测到了土霉素和氯四环素的残留,其最大浓度竟分别高达32.3mg/kg和26.4mg/kg。Abdel-Nasser M[22]等研究了不同植物提取物中的药物残留对微生物的影响,分别用己烷、乙醚、甲醇和水提取了番石榴叶、大蒜尖、小麦秸杆、甘蔗叶等12种植物中的药物残留,除了每种植物的水提取物外,其它试剂提取物均有抗微生物效应,大多数植物的醚提取物的抗微生物效应最高,而且这些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应比革兰氏阴性菌强。Dijek P V等[23]发现,21种饲料添加的抗菌药物对土壤和水中的36种典型的微生物只有7种敏感,其他29种微生物对这些畜禽常用抗菌药都有天然的耐药性。环境对药物还有稀释作用。因此,抗菌药残留对环境微生物生态的影响应该很小。低剂量的抗菌药长期排入环境中,会造成敏感菌耐药性的增加。耐药基因不但可以贮存于水环境中,而且可以通过水环境扩展和演化。Wollenberger L等[24]报道畜禽常用抗菌药甲硝唑、喹乙醇、萘啶酸、土霉素、泰牧霉素、泰乐菌素对甲壳细水蚤的作用,发现喹乙醇对甲壳细水蚤的急性毒性最强,对水环境有潜在的不良作用。Strong L等[25]报道了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美倍霉素在粪便中能保持8周的活性,对草原中的多种昆虫及堆肥周围的多种昆虫都有强大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进入环境中的兽药残留,在多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可产生转移、转化或在动植物中富积。Stumpf M[26]等检测了生活废水灌溉植物之后的流出液中的多种药物残留,各种药物残留的平均浓度范围多在0.1~1mg/L之间,药物随废水通过这些植物之后,其浓度下降了12%~90%,残留的药物继续进入河流,对河流造成污染,河水中药物的平均浓度范围在0.02~0.04mg/L之间,而最大浓度达到0.5mg/L。Coats J R等[27]通过模型生态系统的研究,发现己烯雌酚、氯羟吡啶在环境中降解很慢,但只有己烯雌酚可观察到生物富积现象;吩噻嗪很容易生物降解;而磺胺二甲嘧啶相对较易生物降解,只在一些生物中有低水平蓄积。

3 结 语

  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在畜牧生产实践中规范用药,同时建立起一套药物残留监控体系,制定违规的相应处罚手段,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残留 细菌 青霉素 毒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