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亲种培育及繁殖技术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大陆,属于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耐低氧、广盐性、食性杂、病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优点,为传播最快的世界性鱼类之一。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鲤鱼。罗非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丽鱼科、罗非鱼属,该属包括亚种在内超过百种以上。 

    罗非鱼的繁殖,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入同一繁殖池中就能自然繁殖。在水温稳定在25-29℃的情况下,每隔30-50天即可繁殖一次鱼苗。在我国南方地区,罗非鱼一般一年可产苗五至六次,在控温条件下可终年繁殖。繁殖池条件 

    1、位置繁殖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能选择在靠近亲鱼冬季越冬的池塘,以减少亲鱼过塘造成的损伤。 

    2、面积与水位繁殖池面积一般以2-6亩为宜,面积过大不利于收集鱼苗,面积过小,水质难以控制,水温变化也较为明显,亲鱼刚入池时水位控制在1.4-1.5米间。亲鱼繁殖时,水位应减少到0.8-1.2米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可适当加深到1.2-1.4米。 

    3、池形与底质池形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好,池边要有浅水滩以利于亲鱼挖窝产苗,池底应平坦或略呈锅形,底质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好。塘边浅水滩不能有杂草,否则不利于收集鱼苗。繁殖池清整、消毒 

    亲鱼入池前,必须对繁殖池进行清整消毒,清整时应将池水抽干,捕去杂鱼和清除搪底杂草、杂物,特别是塘底至塘边1.6米内的杂草,并严格检查塘边、塘埂,注排水过滤网是否牢固,最好能让塘底暴晒至龟裂。在亲鱼入池前10-15天,回水10-20厘米,再用药物进行毒塘,常用的药物有茶粕、漂白粉、生石灰,其中以生石灰和茶粕的效果最好。茶粕的用量为40-50千克/亩、生石灰为150-200千克/亩、漂白粉为15-20千克/亩(有效氯为30%)。培育水质 

    消毒数天后,用密眼网拉网,检查池内是否已消毒干净,在确认繁殖池内无其它杂鱼、杂物后,即可回水(进水时进水口一定要用密网过滤,并要经常检查和清洗密网),施放基肥,每亩施放发酵粪肥300-600千克或绿肥500-800千克,把水质控制呈茶绿色或黄绿色为宜(如施放绿肥,应经常翻动,待全部腐烂后将草渣捞起,消毒7-10天后,便可试水放鱼)。亲鱼放养 

    1、亲鱼的选择用作亲本的罗非鱼,必须要纯种,在同一种群中应选择生长快、较大的个体,一般越冬鱼种应在250克以上,雄鱼略大,留大去小。选择时,选用的亲本要求背高肉厚、鳞、鳍完整、色泽光亮、斑纹清晰、无病无伤,体形整齐,外部形态符合分类学标准。 

    2、放养时间亲鱼放入繁殖池时水温宜稳定在20℃以上,广东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即可进行配对产苗。我所因建有温棚和控温设备,在2月中旬即可进行配对产苗。放养亲鱼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并要一次放足数量。亲鱼入塘前应对鱼体进行消毒,用3‰-3.5‰的盐水浸泡亲鱼5-10分钟后才放入繁殖池,运输亲鱼时操作要轻快,尽量减少鱼体损伤,缩短亲鱼恢复时间,提早产苗。待全部亲鱼入池后,用0.3ppm浓度的二氧化氯进行消毒,预防亲鱼伤口感染和水霉病的发生。 

    3、放养密度和雌雄配比亲鱼放养密度应根据池水溶氧能力、池塘条件、生产数量来确定,在常温池中,按2000立方米(约3亩)水体配1.5-2.2千瓦增氧机一台,放养密度可达1500-2000尾/亩,规格250-300克,在无增氧设备的条件下,每亩可放300-500克的亲鱼600-800尾,早晚有塑料薄膜盖的静水保温增氧池,亲鱼放养密度为1000-1200尾,规格为250-300克。 

    放养时必须适当控制好雌雄配比,根据几年来我所的生产经验,雌雄配比以2.5:1-4:1获苗量较为理想,因雄鱼配入较多时,若无足够的饲料会大量吞食鱼苗,严重影响获苗量。培育与管理 

    亲鱼经过长时间的越冬后,体质较弱,性腺发育较差,必须加强培育。按施肥与投料相结合的成鱼饲养方法强化培育,投料和施肥应视天气和亲鱼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日投喂量为池塘亲鱼重量的3%-4%,为促使亲鱼性腺尽快发育成熟,投料要求精、青饲料相结合,多样化,使营养全面化。亲鱼的精饲料蛋白含量应在35%以上,常用的饲料有豆粕、鱼粉、玉米粉、花生粕,黄粉作为亲鱼的饲料,最好是自购原料后自行制配成颗粒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相结合 绿肥 壤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