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饲养管理

半咸淡水养殖鲈鱼技术要点




    4.水质管理 鲈鱼的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有:

    (1)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

    (2)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越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投放"三兴颗粒氧"和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3)施放微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后浓度升高,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适当施放生物制剂,使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五、病害防治技术

    1.氨氮中毒 高温天气,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亚硝酸盐,致使鲈鱼缺氧中毒死亡。主要症状:鱼群全塘狂游不安,上下乱窜,鳍条充血,鳃丝暗红。防治方法:立即注入新水、放出老水,注水时注意用木板把水挡散,以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每亩施放沸石粉3~5千克,中和水中氨氮。

    2.肠炎病 病鱼食欲低,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轻压有黄色粘液流出。预防措施是不要投喂变质的小杂鱼。治疗方法:按每100千克鱼糜拌入500克"克毒丹"和"乳酸菌"连续投喂5~7天。

    3.烂鳃病 此病易暴发流行,死亡率高。主要症状: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部粘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糜烂,体消瘦,离群,最后致死。治疗方法: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6~8克、"克毒丹"4~6克混合拌饵连续投喂5~7天。

    4.车轮虫、斜管虫和聚缩虫病 多发生在鱼种中间培育阶段,虫体附着在鱼的体表和鳃丝。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预防上多采用大量换水,改良水质。治疗用0.7~1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0.5~1克/立方米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全塘泼洒。

    六、收获

    半咸淡水商品鲈鱼的养殖,关键在于收获前1~2个月,要求养殖水盐度在10左右,并提倡投放小杂鱼或适当提高人工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0%左右。收获时,因鲈鱼生性凶猛,鱼体娇嫩,捕捞容易损伤,活运成活率低,因此,收获时应定量抓捕,捕捞时采用部分水面收捕而不是全塘拉网收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鲈鱼 立方米 育苗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