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饲养管理

虎纹蛙、鱼、林生态种养试验


    为探索虎纹蛙生态养殖新摸式,光泽县于2001~2005年开展了"虎纹蛙、鱼、林生态种养"试验。试验初试成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蛙池条件

    蛙池由低产池塘改造而成,共9口,连片,均为土池,总面积为3514平方米,每口面积为310~526平方米不等,池深1.2~1.5m,水深0.3~0.5m。池底为沙壤土,塘底平坦,淤泥16~25cm。水源为溪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蛙池四周环境幽静、车辆行人少。

    1.2 种养前准备

    1.2.1 清整蛙池,筑小塘埂,设置防逃设施 结合冬季清整池塘,清除过多淤泥,沿池塘内侧四周筑上宽、底宽、高分别为0.4m、0.6m和0.6m的梯形小塘埂,并夯实整平。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可用质量好的宽1.2m、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沿池埂面布设,每间隔1m用竹杆或木棍固定,防逃网下部埋人泥中0.25m。

    1.2.2 蛙池消毒 4月中下旬,罗非鱼越冬种放养前半个月,每亩蛙池用125kg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

    1.2.3 铺设防鸟网,设置食台 虎纹蛙苗下塘前,池塘上方2~2.5m处要覆盖防鸟网,覆盖面积为池塘的2/3。防鸟网可用白色的聚乙烯制成,网目为8cm。在池塘小塘埂面上选择4~6个点,铺上塑料薄膜或放置规格为0.8m×O.45m用木板或竹板,作为投喂饲料的饵料台。

    1.3 苗木种植和鱼种、虎纹蛙放养

    1.3.1 苗木种植 苗木选择耐肥、耐湿、抗病力强、速生丰产经济林树种,如欧美扬、水杉等。2001年3~4月植树时节,在小塘埂种植欧美扬等速生林苗木,苗木高2.5m。苗木种植间距为1m,每亩种植60株左右。

    1.3.2 鱼种放养 投放鱼种选择繁殖力强的双性罗非鱼越冬种。5月上旬,每亩蛙池放人规格为50~60尾/kg的双性罗非鱼越冬种600尾左右。

    1.3.3 虎纹蛙放养 虎纹蛙品种选择通过生物技术改良自行繁育的优质蛙苗,试验投放的幼蛙已驯化可食人工配合颗粒料。试验期间,蛙池每年养殖2批虎纹蛙,第1批虎纹蛙投苗时间为当年的5月底或6月初,第2批投苗时间为8月上中旬。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每批的放养密度均为1万只/亩左右。幼蛙投放的规格以10~16g为好,投放同一蛙池的幼蛙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

    1.4饲料投喂

    1.4.1 饲料 虎纹蛙以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兼食速生林树枝掉落和树根部活动的害虫,以及双性罗非鱼繁殖的鱼苗。试验前期投喂牛蛙品牌颗粒料,后期投喂自配全价颗粒料。自配料主要原料为进口鱼粉、豆粕、玉米粉、面粉、酵母粉、添加剂等,饲料粗蛋白含量要达到38%。各阶段投喂颗粒料粒径应与虎纹蛙的口径相适应。虎纹蛙个体重为20~30g时饵料粒径3.0mm,个体为30~50g时饵料粒径3.5mm,个体50~100g时饵料粒径4.0mm,个体100g以上时饵料粒径5.0mm。

    1.4.2 投喂 每d坚持定量、定位投喂,饵料投在饵料台上。蛙池要设置多个饵料台,形成多点投喂。虎纹蛙幼苗下塘后第2d开始投喂,每次投喂量以2h内吃完为度。投喂前,先将饲料用少许清水浸泡10min左右,待颗粒料稍微松软后投喂。日投2次,日投饵量为虎纹蛙体重的2%~4%,天气晴朗时多投,阴雨天时少投或不投。在食台上方悬挂黑灯光,夜间8∶00至12∶00开灯诱捕昆虫。

    1.5 日常管理

    由于虎纹蛙的放养密度大,残饵、排泄物多,水质易于变肥、变坏,所以要经常换水,定期消毒,每隔15~20d用生石灰对水体进行常规消毒,用量一般为30g/立方米。每天坚持早晚巡池,注意观察蛙群的生长、摄食、活动及速生林的长势、病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及时清除死蛙、残饵、蛙池中的污物,经常检查塘埂是否有漏洞、防逃网是否牢固破损,勤除蛇、田鼠和驱赶白鹭等敌害生物,下雨和打雷时要加强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1.6 病害防治

    1.6.1 林 试验期间,速生林没有发生过虫害,只有3口池发生过轻微的真菌性病害。欧美扬发病时要用高效低毒的真菌药物进行防治,采用量少多次的原则,尽量减少药物落入蛙池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立方米 成活率 采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