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虾病防治

暴发性虾病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二、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消毒药物

    南美白对虾的器官构造及机能简单,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外界的应激易降低南美白对虾的抗病力。虽然南美白对虾的白斑、桃拉综合症高发阶段,水体继发性感染的弧菌等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如果此时使用消毒剂的话,必将加速病虾死亡,原因可能是消毒剂的使用引起水体微藻、微生物菌群再次发生大的变动,而消毒剂本身对病虾产生强烈的应激,从而加剧虾病恶化。

    实践证明,对于已经携带病毒的对虾,如果在养殖过程中一直维持一个稳定水质环境,是完全能避免病害的发生或减轻病情的,而恰恰相反,消毒剂诸如二溴海因、季铵盐碘等,无论是定期消毒还是治疗,对病毒性虾病发生既没有预防效果,也根本无法控制病情,而作为一个胁迫因子,不仅破坏虾池水质环境的微生态平衡,还进一步降低对虾的免疫力。因此,在养虾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观念的改变,也就是改变养虾用药预防病害的发生、用药治疗病害的观念。即使使用了药物,也必须在每次下药后,及时通过施肥等调整微生态平衡,以最大限度恢复原有的水质环境。
    
    三、实施科学投饲

    不合理投饲造成水质败坏也是引起病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何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出发来科学养虾非常重要。从经济角度来看,盲目大量放养虾苗、大量投饲本身就没有解决好养殖的效益问题,使单位成本大幅度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剧增。而从生态学角度来看,通过消耗大量的原材料来换取虾产品,饲料系数居高不下,而造成水质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我们试验发现,一个良好的南美白对虾高产池塘,饲料系数均在1.3以下,甚至达到0.9。其中关键是做到:①早期肥水下苗,推迟引食。也就是虾苗放养前通过培育营养丰富的天然饵料生物,一周到半个月以后开始用1#料少量引食,培育的虾苗不仅健壮,生长快,而且可节省部分饲料;②中期控制投饲,7~8厘米以后的虾吃食旺盛,稍不注意往往投饲失控,必须保证饲料在1小时内吃完,以饲料台检查与池底检查相结合,并注意检查空胃率情况,饲料台上饲料吃得快,不一定是件好事,可能是虾池底质出问题的一个讯号。整个养殖季节高峰投饲量掌握在一天每万尾虾苗1.5~2千克为上限,对于密度高的池塘,规格在60~70头时可起捕一部分,缓解投饲对虾池的压力;③出现虾顿料情况,一般是水质问题,通过减料、泼洒沸石粉或少量换水即可好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藻类 饲料 生态平衡 消毒剂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